听说《解忧杂货店》很久了,很多人都在推荐。前两天终于读完,感觉似乎对不起它的名头。
刚开始,浪矢雄治说过,“很多时候,咨询的人心里已经有了答案,来咨询只是想确认自己的决定是对的。所以有些人读过回信后,会再次写信过来,大概就是因为回答的内容和他的想法不一样吧。”看到这一段,感觉要讲的是认知的问题。以为作者讲的是屁股决定脑袋,不同的立场对于事情的看法与态度是不同的。
再后来,“最重要的是当事人的努力。”“不过从我读到的内容来看,我的回答之所以发挥了作用,原因不是别的,是因为他们自己很努力。如果自己不想积极认真地生活,不管得到什么样的回答都没用。”讲的是知与行的关系。很多年轻人对长辈的教导都不屑一顾,自以为道理都懂。但是知“道”不等于悟道、行道、得道,事非亲身经过,看到的都只是表面文章,没有知行合一的锤炼,哪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哪知“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篇末以小偷三人组的救赎收尾,前文的伏笔一一收尽,浪矢杂货店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轮回与因果终究没有辜负,结局圆满,大家也都皆大欢喜。小说的文字朴实无华,贴近生活。背景距离当下33周年,刚好为时下的多数人所熟知。小说都是以年轻人为例,一方面是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大多思维已成定式,不会轻易接受别人的建议,也不会轻易将自己的隐私透露给陌生人,符合常理;另一方面对于大多数年轻读者而言,会有更多的代入感,也就更能激发共鸣。而且,年轻人的叛逆、自我、迷茫、坚持等都能在各个故事中找到,读者们如果不是正在面对,就是曾经体会,因此感同身受的想法愈发清晰,觉得作者说出自己的心声。另外,作者以故事的形式通过第三人的口中娓娓道来,用委婉的笔法来劝诫、启发年轻人,而不是社会人的教条,也不是早已腻味的长辈的唠叨,字里行间隐含着正能量,却没有冠冕堂皇的口吻,自会得到多人的喜欢与赞赏。
最后,作者用多重视角叙事,用绝妙的推理将多个故事完美地嵌套在一起,仿佛是用榫卯结构组装起来的一具精微建筑,无需额外添加材料,又像是一个跨越时空的立体拼图,呈现在观众面前,看不到刻意雕琢的痕迹,又是一个讨喜的闪光点。故而小说畅销,名符其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