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我以往的惯例,外出游玩是不必报团的,抬脚走到哪里是哪里。当然走不是瞎走,走之前一定是要做好规划和攻略。这次,我们出行的比较仓促,行程也紧,只好在当地跟团游了。
清晨,我们如约赶到了集合地点。七点整,成团的游客到齐,便发车前往都江堰。
跟车的导游是汶川人,很热情,也很健谈。在成都前往都江堰的一个半小时的途中,他向我们讲述了他眼里的都江堰。
都江堰位于今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它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蜀郡守李冰总结了前人治水的经验,组织岷江两岸人民,修建都江堰。为秦后来的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秦时设湔氐道,辖今都江堰市全境、崇州市、彭州市、郫县、阿坝州汶川县部分地区。
汉朝时湔氐道升为县。
三国蜀汉时,改称湔县,置都安县,属汶山郡。
隋大业三年,废汶山县,以其地并入郫县。
唐武德元年于汶山县旧址设镇静军,于都安旧址置盘龙县,寻改灌宁县。武德六年(623年),改为导江县。开元十八年(724年),改清城县为青城县。
前蜀武成元年(908年),设灌州,辖青城、导江二县。后蜀广政元年(938),割郭佶等8乡置永康县。青城县划出大体为今崇州市街子、双河及都江堰市泰安,两河部分地。
北宋乾德四年(966年),改灌州为永安军,仍辖青城、导江二县。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改永安军为永宁军,旋改为永康军。熙宁五年(1072年),废永康军为永康寨,以导江县还隶彭州,青城还隶蜀州。元祐元年(1086年),复置永康军,又以彭州导江、蜀州青城为其属。南宋末,永康军废为灌口寨。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以灌口寨地置灌州,废青城、导江二县,并入灌州。置青城陶坝屯田万户府,隶于四川等处行中书省成都路。
明洪武九年(1376年),降灌州为灌县。
清代,灌县隶成绵龙茂道,后属川西道、成绵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灌县隶于川西行署温江专区。1983年7月,划归成都市管辖。1988年5月,撤销灌县设立都江堰市,隶于四川省,省政府委托成都市代管。
山水依旧,不管它的名字如何变,它的容貌如何被改变,它亦如这汪江水从古流到了今。
二王庙里供奉着已经被神话了的李冰。每年插秧时,当地上了年纪的百姓都回来拜祭他,以表达感激之情。
![](https://img.haomeiwen.com/i26360400/fe0577da992732d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6360400/7dac197eb9045f38.jpg)
宝瓶口是人工开凿的一个通山峡口,通过精确的设计和控制,宝瓶口不仅有效地调节了内江的进水量,还在防洪和灌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它的设计和建造体现了古代水利工程的智慧和成就。宝瓶口的自然景观非常壮观,有“离堆锁峡”之称,是历史上著名的“灌阳十景”之一。在民间,宝瓶口还有保佑平安、吉祥进财之意。
都江堰的江水很刺骨,为了开凿峡口,古人们想了很多办法,最后先用火将山体烧热,然后再灌上江水,如此反复,终将峡口凿开。
![](https://img.haomeiwen.com/i26360400/b0adc379367d93c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6360400/aa78a666041d01fc.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6360400/7b2d21077fba88e1.jpg)
相传清代灌县有一对夫妻,丈夫是一位教书先生,名叫何先德,祖籍贵州毕节,从他祖父开始因避战乱来到四川灌县定居。何先德心地善良,好管闲事,妻子杨氏,相夫教子,贤惠能干。清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何先德亲眼目睹了岷江上渡船失事,上百人葬身滔滔江水,便倡议乡民集资建桥。桥墩为石砌,桥身以木材和竹索为主,两侧只有几条竹绳,没有栏杆,刚建成时有人意外落水身亡,本来为民办好事的何先生被官府判了死刑,妻子杨氏为了替丈夫伸冤,带人在桥上加建栏杆。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何先德夫妇,就把安澜桥称为“夫妻桥”。
过桥时,是夫妻的一定要牵好手,中途不能放开,寓意携手到老;不是夫妻的,自己的左手牵右手,寓意平安一生。
导游讲完故事和过桥注意事项后,我和先生牵手过桥。我将另一只手伸给走在后面的孩子,结果人家说她的左手已经牵了自己的右手,没手给我了,让我好好过桥。
离桥的终点还有五六步时,我准备放开牵着的手,拍照片。先生紧紧拉着我的手说:“等会儿再拍照,桥还没走完了!”
好吧,我拥有一对听导游话,相信各种神话和轶事的父女。
![](https://img.haomeiwen.com/i26360400/0f399ebad5d62a6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6360400/f68e2255c95a9382.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6360400/805bc31be236df94.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6360400/fafbf579bdaef4ae.jpg)
余秋雨先生说“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说明了都江堰的水和青城山的山均非同一般,也突出了当地的文化内涵和旅游资源特色。但这次我只拜了都江堰,不曾上青城山去问道。
两千多年来,都江堰的水利分布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它也是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值得我们去看,值得我们去感怀,值得我们去敬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