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补短板”的说法已是众所周知。记得这一说法最早是出之于西方的管理学,是一位管理学名家提出的“木桶”理论的主要内容。也就是说一只木桶到底能储多少水,不是由其最长的那块木板决定,而是由其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由此引申,则要让木桶能够储足最多量的水,就要把短板补齐。这个被称作管理上的“木桶效应”或者“短板效应”。
如此看来,“补短板”是一个比喻的说法。那么,我们不妨在这里“开动一下脑筋”,把“补短板”这个比喻“进行”到底。
曾经与一位老木匠闲谈,他就说起过这么一个经验:“补东西”是最麻烦的一件事,补一只桶,可谓“动一处而牵全体”,绝不是在一块板上敲敲打打那样的简单干脆。你不可能让木桶的其它部分“安然不动”,独独把一块木板抽解出来去修补,修补完了再“原地归位”,那是“局外人”的异想天开。只要有一处抽解松动了,那么整个木桶“板与板”之间的“抱团”与“咬合”,就要重新来过,一点马虎不得。这还不算,修补完工之后,补过的板与其它的板,在“木理、木纹和色泽”上都有差异,考究一点的话,总也要把它们协调一下,才感觉看上去比较妥贴。所以,“补短板”这个比喻的第一“进行时”就是,“补短板”,单单在“短板”这一处用力,还不够,还需要兼顾“前后左右”,要讲究一个“整体效应”。
有人把“补短板”的比喻再进一步,竟然出现了一个奇怪的想法:如果在“短板”上用力过度,把短板补得太长了,一下子把所有其它的木板都“比成了短板”,那怎么办呢?有人认为,那也好办,干脆就把其它的木板也补补长,这样不就成了一个“更高更大”的新木桶了吗?这不就能够储更多量的水了吗?乍一闻,也有道理,一般人总不免这样想,高的总比低的好,大的总也比小的强。那就干脆在“更高的水平”上,大家补成“一般齐”吧。不过,仔细想想,那“工作量”是大的,而且还有一个更“现实”的问题,我们需不需要储那么多水,或者储了那么多水,我们凭现有的“手劲和体力”,能不能够抬得动、抬得远?这么一想,就有点犹豫,没有一开始那样“干脆”了。这就像一下大暴雨,城市“看海”了,总有不少人会发慨叹:干吗不把城市的暴雨防御标准提升至百年一遇,那不“一劳永逸”了吗?不过这个慨叹里总缺少一点“算账”与“设计”之类的现实性。回到那个木桶,到底是所有木板全都补高,还是那块短板补齐就算、不要用力过度,答案可能还是在于“我们到底有多大劲,要抬多少水”这样的实在问题里。
再把“补短板”的比喻向前“推进”一步,遇到的问题就更为奇怪了,甚至有点吊诡,或者竟有点“不怀好意”。有人说,一只木桶,储满了水,总要倒出水来用。储水的时候,当然是“补短板”在理,可以储更多的水。但是倒出水来的时候,从短板那里去倒,却是更为方便了。这样说来,这短板到底是有害还是有效,反而有点模糊了。一个本来简单的问题,现在却有点复杂了。你要倒水方便,储水就少;你要储水多,倒水就不方便。如何选择呢?其实,细细一想,木桶上的短板,往往是由于倒水时水流的冲击慢慢形成的,水流为了在“冲出”的时候更“顺畅”一些,就希望那“口子”低一点,阻力小一点,渐渐地,那一处木板就松动了,折断了,“变短”了。不过,倒水再方便,如果储的水少了,你的用水最终还是要受影响。遇到矛盾的问题,如要把它看清楚、想明白,有一个“不二法门”,就是要分出主次来。在这个问题上,总应是储水第一位,倒水第二位。倒水的“效应”如果影响了储水的“效应”,那么倒水的“方便”效应就还是要“让位”。最后的结论是,还是要“补短板”。
俗语说,人的手指也不可能一般齐。再是怎样漂亮划一的木桶,用得多了总也会有“短板”。有了短板,就要把补短板“进行”到底,关键在于这个“进行”时态,始终围绕着“那时、那地、那需”来进行,就对了。
(发表于“安全时评”专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