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5日12时50分左右,一名30多岁的张姓男子找到济南铁路公安处济南站派出所民警称自己的背包在通过安检机器后找不到了。在详细询问后,民警得知:张先生进站后其将自己随身携带的单肩背包放入安检仪安检,但在安检仪出口处其发现自己的单肩背包不见了,包内有6500元现金、银行卡购物卡数十张以及重要的资料。(1月29日新华网)
春运临近,火车站客流量不断增加,大量探亲流、民工流将带着吉祥和喜气,开始扎堆出行。外出一年,一朝回家心情难以言表,恰恰就是被这份喜悦冲晕了头脑,一起起因“马虎大意”丢东西事件不仅严重影响了自己的行程,还给公共交通部门带来了麻烦。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出行“马虎大意”丢东西不仅成了一种“常态”,更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近日,随着“超级假日”的到来各大火车站的客流也到达了今年的最高峰,而在这个最高峰时期,出行“丢三落四”的现象更加普遍,不仅严重影响了自己的行程还给公共交通部门带来了麻烦,不得不让我们注意。
不知何时开始,无论是吃饭逛街、还是游玩健身,总免不了听说或者看到有“大马虎”遗失物品甚至是丢孩子的事情,个中原因也是“千奇百怪”,令人啼笑皆非。有父母为了给孩子“练胆”将孩子丢在高铁上的,有农民工遗失的百万工资借款凭证的。每一次丢东西事件不仅让当事人苦不堪言,同时也给公共服务人员带来了极大地“麻烦”。
当然,造成这种“粗心病”的原因也不是单一的。漫长的旅途让乘客放松了对贵重物品或孩子的看管意识,或是为了下车抽烟,或是忙于玩手机,在加之出行密度较高,大家都忙于赶车检票、安检,疲于奔波很大程度上耗费了旅客的注意力,因此才会造成“马虎大意”现象频发。
虽然铁路部门协助旅客顺利出行,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但要想真正杜绝这类“马虎大意”现象就必须补好“心洞”。一方面,要让乘客清楚地认识到,出门在应外谨慎细致,毕竟慌乱粗心“烦恼”的不仅是自己,还将是他人。另一方面,铁路等运输部门要加强对旅客的出行提示,在自动取票机、安检处、进出站口、候车室以及车厢内等重点区域张贴警示标识。此外,社会现象的形成绝非一日之寒,而想要彻底解决问题,还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发出倡导,从根本上补漏“心洞”,营造出行细心的氛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