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一边责备孩子不够独立自主,一边却在剥夺孩子的自主权。孩子说我想跟谁玩,我们会说不能跟他玩。孩子说我想吃这个,我们说这个不能吃。我们很多时候都在替孩子决定他的事情,小到吃喝拉撒,大至孩子的所思所想。于是孩子渐渐觉得不需要为自己负责,反正都是父母说了算。
孩子是完全独立的个体,作为父母,分不清楚界限的负责任就是在扼杀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性,阻碍孩子发展自己的力量。美其名曰负责任,实质却是控制,是父母的恐惧,而不是孩子的需要。
成年与否,不是看身体,而是看心智。成年,意味着心智成熟,意味着过去不能成为借口,意味着完全地自我负责。很多时候我们混淆了负责任和爱,爱无关责任。最好的状态是我们爱孩子,责任留给孩子自己承担。作为父母,我们分不清楚控制和爱,常常以爱的名义实施控制而不自知。最常见的控制之一就是“为你好”,或隐性的控制-提供“帮助”。不要再以爱的名义操控孩子,允许孩子为自己的生命负起责任。
父母也要为自己负责任,当孩子有行为干扰了我们满足自己的需求时,负责任地去跟孩子表达我们的感受和需求,并且积极寻找令双方满意的解决方法,实现双赢。
对于父母来说,为自己负责任,就是不断让自己成长,让自己完整。当我们越来越成熟时,我们才能用生命去影响生命,才能成为孩子的榜样。
我们总想教育孩子,用外在的力量来规范孩子的行为,很多时候带着不信任和恐惧,不相信孩子有自我管理的能力,恐惧孩子会变坏。于是我们不停地说教、命令、威胁,甚至使用暴力,或者隐性操控。最好的教育是信任与理解,当一个孩子被理解、被信任时,他就会知道怎样为自己负责任,产生自律行为。自律的产生,来自孩子的内在动力。
我们与其担心孩子,不如成为孩子最好的支持者,用爱充实他们的心灵。与其教育,不如去爱。一个内在感常安全、被接纳和孩子,会进行自我教育,发展出健康的人格。
当孩子的行为给我们带来困扰时,我们不能直接告诉或命令他们如何做,而应敞开自我,坦陈感受以及孩子的行为带来的影响。重要的是,孩子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起改变的责任,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