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叮当尚学:86岁老人居陋室守清贫,却攒千万捐教育

叮当尚学:86岁老人居陋室守清贫,却攒千万捐教育

作者: 叮当尚学 | 来源:发表于2019-02-25 10:12 被阅读0次

    “有人觉得我们日子过得苦,有人觉得我们自己太抠门了,但我觉得拥有知识就是拥有财富。我把毕生的积蓄都回馈给故乡,不为别的,就是希望更多人能获得知识的力量。”

    图源网络

    2019年2月18日晚,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的“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上,86岁的马旭成功当选“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

    “少小离家乡音无改,曾经勇冠巾帼如今再让世人惊叹。以点滴积蓄汇成大河灌溉一世的乡愁,你毕生节俭只为一次奢侈,耐得清贫守得心灵的高贵!”

    1

    这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老人。

    她是中国首位女空降兵,搏击长空二十余载;她被称为“军中居里”,潜心科研填补多项空白;她和丈夫省吃俭用,分毛积攒,将1000万元毕生积蓄无条件捐给家乡。

    图源网络

    马旭出生于哈尔滨市木兰县,如今已86岁高龄。14岁奔赴炮火纷飞的战场,参加过辽沈战役、抗美援朝战争,并多次立功授勋。她和丈夫颜学庸研制出的“充气护踝”“单兵高原供氧背心”获得国家专利,并在军内外报刊发表了100多篇学术论文和体会,其中《空降兵生理病理学》《空降兵体能心理训练依据》填补了我国在这方面的空白。他们夫妻俩生活极其简朴,省吃俭用,将1000万元毕生积蓄无条件捐给家乡木兰县,用于教育、公益事业。这是该县有史以来接到的最大一笔个人捐助。

    图源网络

    从14岁参军离开故乡起,70年间,马老没能再回去过,如今,家乡已没有亲人,留在脑海里的只剩儿时的记忆。“我当了兵,上了军医大学,生活幸福了,不能忘记家乡黑土地的兄弟姐妹。”马旭老人有着满满的生活幸福感,“现在国家正在精准扶贫,实施东北振兴。在我心里,有国才有家,国家强大富裕了,才有好日子过。”

    2

    在2018年的一场战友聚会上,马旭向战友表达了想法,战友帮忙联系到木兰县民政局的一位工作人员。“他在民政局工作,(告诉我)捐赠对象有几个,我选择了教育局,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于是,马旭与木兰县教育局取得了联系。

    图源网络

    2018年9月13日,马旭夫妇二人和另外两人来到工商银行武汉机场河支行转账,因为款项较大,引起银行职员的警觉,从而有了“八旬老人转账巨款银行报了警”的故事。也正因为这个美丽的误会,马旭老人的事迹广为人知,感动了无数中国人。

    让人难以想象的是,拿出千万元捐款的二老,家中简陋异常,许久没有粉刷的墙壁,部分墙皮已剥落,客厅吊灯年久失修,家具用了数十年,沙发露出破麻布和棉絮。二老共用一部用了10多年的翻盖手机,所穿衣服是军队发的各种作训服、T恤等。捐赠的1000万元,是两位老人一分一厘积攒下来的。

    3

    老人浑身上下就一双鞋子看起来比较新。马老介绍说这双鞋15元,只有家里来人的时候才穿。这双鞋是马老去老年大学、见客还有重要节日才会穿,平常穿的鞋子都是掉皮开胶的有些年头的旧鞋子,不仅是鞋,老两口从未去商场为自己额外添置一身衣裤,身上穿的从来都是部队配发的衣服。“家里来客人我不能够破破烂烂的是不。”老人显得有些不好意思,“可别笑话我啊。”

    图源网络

    质朴的话语让人不禁鼻子发酸,而马旭老人只是淡然的一笑。她说:“我85岁了,战友和首长相继离开我好多年了,我活着就是一种幸福。”

    “只要我活着,就继续为家乡攒钱。做了一点点小小的应该做的事,得到大家的鼓励,我们会把鼓励变成动力,继续努力。”马旭说。

    图源网络

    人行千里常思亲,树高千丈忘不了根。马旭少小离家,但她始终牵挂着这片黑土地的父老乡亲,热爱家乡之情始终如一,到了晚年更是思乡心切。“我生在木兰,虽然回家乡的次数少,但对木兰的一草一木都非常有感情。”马旭说,“教育是我对家乡希望的寄托,只有孩子能接受好的教育,家乡的发展就会更充满希望!”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叮当尚学:86岁老人居陋室守清贫,却攒千万捐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tlw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