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教弟弟的时候 总是说,错了没关系,马虎没关系,他会,这就行了。慢慢的弟弟开始眼高手低,手算都算不清楚一直口算,口算还算错。课后习题总不做总追求高年级习题自己考不了几分,觉得会就是不写数字,非要用口说,结果考试还是做错。眼高手低的危害性是巨大的。
说起来一套又一套,各种头头是道,指点起他人,做起来事却毫无成果,各种理由。
“眼高手低”的人多么可怕!但是“眼高”不会摧毁一个人,“眼高”才能看的更远,看见更高的山,才有勇气去攀登和跨越。
真正毁掉一个人的,是自以为是的傲慢,和对待自己和一切的无知。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
自己从小到大数学成绩一直很好,在这里还是很有发言权,我在看课本做教案的时候,同学在赶进度浏览课本,我在做课本习题的时候,同学在追求习题册,我在做习题册的时候同学在做新套卷,我在做每一道简单的题的时候,同学觉得太简单了可以不做。
最后,每次学到后面的时候,同学都跟不上进度,我能多做两套卷子出来。
不要歧视简单的题,人最忌讳的就是眼高手低,太把自己当回事,不脚踏实地,总各处报班,结果一直不肯踏踏实实读书做笔记做题。
是的,只有不断的重复,积累和沉淀,才会形成的经验。一个人的能力,往往是在大量重复中逐渐形成的。
而在工作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学历高、知识广博、朝气蓬勃有激情,但因人生阅历少、生活经历单一,容易把工作理想化和简单化,坐而论道,夸夸其谈,陷入“眼高手低”。
而且,因缺少实践锻炼,他们在思维方式、交际方式、工作方法等方面存在不足,很容易“不接地气”,不愿摸索有效的工作方式方法,更希望坐享其成。
例如,很多刚毕业入职不久的毕业生,对自我的期望值高,却缺少真正学习意愿,“理论知识一大堆,执行工作不落地”,最终工作没有成果,这些都容易导致抱怨环境、抱怨公司,抱怨同事,久而久之,个人能力和品质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和提升,导致想法虽然多,却是“水中月,镜中花”。
所以,即使是最平凡工作中,也包含着很多机会。只有脚踏实地、不断的思考、学习、总结,努力的坚持下,总会成为那个脱颖而出的佼佼者,
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
聪明人不会作茧自缚,一方面志存高远,另一方面又脚踏实地,他们善于发现,从极细微的积累开始,不断提高自己的眼界,只要坚持不懈,必然会跬步千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