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动静心打卡D1/R70(每轮7天·第70轮第1天/总第482天),欢庆新一轮打卡开启✅,暨简书码文打卡D1142天。➡️
![](https://img.haomeiwen.com/i12492264/d56d7d8cad8a30d0.jpg)
由境界导师学院督导内训课程开启的【萨提亚月】分享渐进尾声,今天我们也再一次聚焦约翰·贝曼博士的《萨提亚家庭治疗问答实录》一书,感受并学习他的实战经验。
Q:如何与四种应对姿态(讨好、指责、超理智、打岔)的人工作?
贝曼:这些都是压力状况下的求生存方式。
在与【讨好姿态】的人工作时,你需要做的是提升他的自我价值感。
【指责姿态】的人需要的是增加对他人的关心。
在和【超理智姿态】的人工作时,我们要帮助他加入关心和自尊感的部分。这很困难,因为在饼图中他缺失了两部分(“自己”和“他人”)。
如果三个部分全部缺失,就进入了【打岔的状态】。这种状态发展到极端,就需要去找精神科医生。因为他和自己、他人与环境都失去了联结,所以是很难治愈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2492264/d7d2d5137a1c0930.jpg)
这是一种存在的状态,前面四种是求生存的方式,它们很不一样。
很多人学习萨提亚模式之后就说自己“要么是指责型的,要么是讨好型的”。不要这样给自己贴标签,你生来就是一致性的。
【附注】在特别邀请到萨提亚业界前辈、资深萨提亚导师【赖杞丰博士】亲授课程时,关于这一部分,也专门一再做了严格区分,即没有所谓的讨好型,超理智型……否则也绝不是他教出来的!
谨记:四种基于生存模式的【不一致沟通】方式的正确表达方式是【讨好姿态】、【指责姿态】,【超理智姿态】和【打岔姿态】。
当你的来访者来找你时,如果你知道他的应对模式,你就已经知道他缺什么了,评估和诊断就可以做得非常快。
任何想要成为萨提亚模式的咨询师的人首要的目标是,能够活在自己积极的生命能量里。
过去,我们称之为一致性。现在,我们可能会称之为跟自己和谐共处,跟宇宙和谐共处。和谐就是我们的焦点。
如果你面对的人的应对姿态是【讨好】,他其实并没有活在自己的生命能量里,而是活在感受里。作为咨询师,你要在这个层面来跟他沟通,因为这就是他通常待的地方。
一个常常指责的人想要得到一些东西,他活在期望的层面。
超理智呢?超理智的人是活在观点里,活在认知里,活在头脑里。其实也不完全是这样,暂且先这样理解。
打岔呢?打岔通常是无家可归的状态。一个打岔的人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在那儿,不聚焦。在咨询的时候,你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与来访者建立联结。
我在大学任教的时候对学生讲,如果来访者是讨好的应对姿态,我只需要4分钟时间就可以与他建立联结,如果是一个指责的来访者,我也只需花4分钟时间。如果要与一个超理智的来访者建立联结,可能你要给我6分钟时间。如果是一个打岔的来访者,你要给我1小时时间。就像酒店的房间里有蚊子,我想要截击它,于是追着它跑。它一会儿这儿,一会儿那儿,我总是截不到。但是一小时之后,我通常会一击即中。那些蚊子都是打岔的(笑声)。
如何与打岔的人建立联结,能不能找到方式?我找到的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情境建立联结。他不想讲自己,也不想讲别人,但是你可以透过情境来跟他联结。
![](https://img.haomeiwen.com/i12492264/da8c8bdfb4ba09af.jpg)
我是水沐,以上内容了解下来,我猜你大概和我一样,会发现:
本来是最容易发展出创造力的【打岔姿态】,不成想因为难以聚焦与直面内在,反而成了令人遗憾的、最难沟通的一种,十几倍的时间与精力耗入其中……
以及,一如贝曼博士所说——
超理智的人外在看起来是很强的,但是他的内在很脆弱。在使用这种应对方式的时候,个体是将内心的感受全部压抑下去,他不能驾驭他的内心感受,于是变得很脆弱。
不知读到这里的你是否会有一丝心酸和心疼。仿佛看见年幼、无助的孩子已为了活下去、为了生存,倾尽全力。
说好了,这是家呀!
有爱、有暖、有呵护的家呵!
为什么不再是了呢?!
于是,我甚至牺牲掉了发展潜能的机会,自剪双翼,专注哪怕是以孩子身份入局,讨得适应的生存法则,而包括长大的自己都不曾惊觉:
这其实只是基于生存状态下,我们有限的应对策略而已,
而其实,不断成长中生命,也必将是从生存层面、生活层面,向着生命层面跃升,是关于勇气、觉知与飞翔的穿越之旅。
所谓异曲同工,一如大家所熟知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这些基本需求以上,生命层级的质变,必然去向探索(认知)、发现与分享美(审美)、创造与自我实现。✅❤️
![](https://img.haomeiwen.com/i12492264/5e132547ac3780ae.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