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3610844/56a667c75ad4dcaa.jpg)
今天看到一个问题“微信公众号还有前途吗?”
看了问题我想说三点。
1.如果没有前途,你不会看到知乎上还有这么个人公众号主在为自己代言,你也不会在知乎看到这么多人去了解如何打造自己的公众号,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学校、企事业单位在积极入住这个平台。
公众号绝对还是有“前”途的,问题不在平台,在自己。
公众号无论是粉丝的量级,还是粉丝的忠诚度,在几个自媒体平台中无疑都是最高的。
所以公众号对于个人号来说,可能不是最容易变现的,但一定是最容易持续变现且变现量多的。
公众号也是最容易做出自己品牌的,但这一切都建立在优秀的内容或者巧妙的运营上。
对于大部分个人号主,我更建议把心思花在内容上,优秀的内容才是增加粉丝粘性的本质。
2.有“前”途的从来不会是某一个平台,一定是有价值的内容。
社会节奏太快,整体确实是浮躁的,但是想要别人静心聆听你的内容,不是没有可能。
这是一个供需关系的问题,只要你得内容让他觉得有所收获,对自己有帮助,他又何尝会不愿意聆听你的内容呢?
在大家可以接受付费知识得今天,只要你的内容有干货,而且又是免费的,没有人会讨厌。
医学科普号,每天都会通过真实的病例帮你剖析生活中对健康危险的因素,和一些发病的信号,帮你更好的应对疾病。
认知、干货号,每天通过一些书籍,大佬的演讲,或者一些名人事迹,帮你开拓眼界,教你如何做事,如何做人。
情感号,每天剖析情感案例,让你看清渣男渣女,少踩坑。
这些都是用心在创造价值,他们的每一篇文章都值得我们去花费那么几分钟去读、去想,去学习。
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爆炸的今天,没有人会认真读完每一篇文章,我们没有太多时间,也没有太多的精力,生存已经够累了,没有人会把时间浪费在鸡肋的同质化内容上去,即便是中老年人看得也是有“干货”的养生文,更何况我们年轻人。
既然要做,就好好做,不要得过且过的去写文章,写文章不仅是功利性的,也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素养。
公众号的机制还是可以帮助优秀的文章杀出重围,得到更好的流量,而不像某些自媒体平台那样,总在推荐一些垃圾,我甚至不愿意称他们为文章。
3.做一件事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现在公众号确实不如前几年好做,但任何一个行业都是如此的规律,只不过在互联网的更替速度更快,如果有一点没有跟上节奏,可能就被抛弃很远很远。
几年前你没有上车,现在就是你上车的最好时间。
首先找好自己的定位,自己擅长写什么?自己想要写什么?自己有什么?
然后去想自己公众号受众的群体在哪里?学生?女性?男性?中老年人?初入职场的年轻人?
不要贪大贪全,最好的就是做好一个垂直领域,或者说专心一个细分领域。
自己是擅长人力资源管理,就把文章写给学生或者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最好不要涉足与自己领域太过偏远的方面。
这样可以更好的把握精准的粉丝,提高用户粘性,不容易脱粉,文章阅读量,点赞(在看)量,留言量都会很可观。
对自己来说,这也是自己擅长的领域,很难出现一星期憋不出来一篇文章的情况,保持公众号的更新。
互联网就是这样,有了粉丝,变现的方式真的是只有你想不到。
最简单的就是开流量主接广告或者被广告主找上门打广告。
也可以做自己的粉丝群,打造自己的品牌,无论是出书,做课程,哪怕只是卖东西呢?
但是粉丝终归是自己人,不要坑自己人,能免费的就免费,能为粉丝争取福利就要为粉丝争取福利,这个钱,我可以不赚,但是要对得起支持的你人。
我之前一直没好好做 ,三个月打鱼,两个月晒网,经常断更一两个月,现在又回来打算认真运营公众号。
因为公众号粉丝也开始多了,已经有1000粉丝了,所以我想对这群朋友负责,会好好的做下去。
然后现在自己也做了一个公众号主的交流群,有想要一起做公众号的小伙伴们可以加群交流,加群方式见文末。
群里也会分享一些写作的教程和公众号运营的教程吧。
关注如是笔记,回复“公众号主”加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