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上大学时看过一部很好看的电影——《罗马假日》,当时那个美丽高贵又有点古灵精怪的安妮公主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此“赫本美”也在我脑海中永远挥之不去。
多年之后,我才意识到那种美,是一种浑然优雅的美,她是一辈子活在优雅里的女人。
随后接连看了她另两部电影《蒂凡尼的早餐》与《修女传》,这两部电影又塑造了两种不同的人物形象,每一部都很经典。
今天重读了由唐纳德.斯伯特编撰的《奥黛丽.赫本》这本传记,让我对赫本的一生由衷地欣赏与钦佩。
本书全面地再现了奥黛丽.赫本的一生,她出身贵族,长于乱世,闪耀于电影,终结于慈善。
原本,她只想做一个贤妻良母,却不料成为一名璀璨的电影明星。
她想努力抓住爱情与婚姻,到头来婚姻生活一地鸡毛,却收获了无比珍贵的友情。
她是大家公认的美丽天使,自己却从未认为自己是美丽的,甚至觉得有很多地方都不尽人意,比如瘦削的身材。
她明明表演天赋很好,演技很高,但她总是一遍遍地做功课,不断地学习,一刻都不敢松懈。
很多人以为她是一位严肃高不可攀的大明星,接触下来却觉得是一个和蔼可亲的邻家姐姐,没有一丝威严。
为了孩子,她努力维持破碎不堪的家庭,一度让自己深陷于抑郁不可自拔。
我们从荧屏上认识的奥黛丽.赫本,她的事业是闪耀的,众人称赞的,殊不知她的生活是饱受折磨的,痛苦不堪的。
生于战乱时期的赫本,来自于一个破碎缺爱的家庭。
母亲是一位不善于向孩子表达爱的女爵,却是一位好的老师,她把赫本培养成一个很有教养、懂事、正直善良的人。
父亲更是对她毫无感情,但她总是极力讨好父亲,想赢得父亲的关爱,一生努力也无济于事。
但是,这个女孩从小对自己想要什么特别明确并坚定:
她热爱芭蕾,并为之付出努力,无惧条件多么恶劣;
她知道哪个摄影师能拍出她最美的角度,并点名用他;
她对设计师以及衣服的品味独到高见,纪梵希成为她一生的御用服装设计师;
晚年她投入到了最热爱的慈善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余生......
然而,她是不幸的。事业的成功并不能辅助婚姻的美满。
这个缺爱的女孩长大以后,对于感情总想牢牢抓住,但总是事与愿违,导致两次失败的婚姻。
她又是幸运的,因为一生中有两位蓝颜知己的相伴与支持。
一个是她的服装设计师纪梵希,一个是她的经纪人兼精神伴侣罗伯特。
晚年的赫本将余生奉献给了慈善事业,她申请成为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号召各国政府关注贫困地区的儿童,奔走相告,为儿童发声。
罗伯特自此担任赫本的经纪人与助理,总能为她做到最好的安排。
最终,赫本的爱心得到了认可,她的行动在历史上也被铭记,她的善良也感化了她前两任丈夫。
在赫本的告别仪式上,为她抬棺木的四个男人中,两个是她的前任丈夫,另两个就是她的蓝颜知己。
弥留之际,赫本很自豪地跟她的儿子说:
“我的人生比童话故事还精彩。我也曾遇到困境,但在隧道的那一头,总有一盏灯。”
纵观她的一生,除了荧屏上的光彩夺目外,生活中的赫本,却是一个很不自信、一直很努力、一直很低调、一直很善良、一个有爱心和责任心的平凡女孩,而正是这些特征,才成就她如此的不平凡。
而这些特征,是不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也可以做到的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