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阅读唐纳德·斯伯特(美)所著的《奥黛丽·赫本》一书,开卷第一句话是全书的简要总结。
“我的人生比童话故事还精彩。我也曾遇到困难,但在隧道的那一头,总有一盏灯。 ” ——奥黛丽·赫本
不读这本书,我不会知道《罗马假日》里的美丽公主有如此艰辛的童年,如此坚毅的追寻艺术之路,如此坎坷的感情经历以及如此热心公益的晚年。
奥黛丽生于1929年,母亲埃拉是荷兰女爵,父亲罗斯顿是一个不务正业的浪荡公子。奥黛丽的父亲在她仅有6岁时离家出走,此后,奥黛丽和她的母亲就一直住在她的外祖父家,荷兰安恒市。奥黛丽的外祖父曾是荷兰安恒市的高官,家庭富裕。小奥黛丽有着衣食无忧的童年,但那时的她并不快乐,父亲毫无征兆的离家出走让奥黛丽之后再无父爱。而奥黛丽的母亲又很严厉,很少夸赞自己的女儿。即使奥黛丽在学校跳舞多么优秀,也很难从母亲口中得到肯定。
1940年,纳粹德国攻占荷兰安恒市,寄居在外祖父家的奥黛丽·赫本母女一夜间失去富裕的生活。她外祖父“全家的银行账户、股票证券和首饰珠宝都被充公,几世纪来财富带给他们安稳的日子,如今一夕间化为乌有”。荷兰“原本生活水平相当高的国家,很快就沦入贫穷和疾病”。
此时奥黛丽11岁,她在如此贫苦的环境下,进入安恒艺校,学习芭蕾舞。她一心一意相当芭蕾明星。奥黛丽和同学也曾冒险私下演出,为荷兰反抗德国的军队筹款。最艰苦的时候,因为贫困和饥饿,“奥黛丽双腿浮肿,极度营养不良,而且黄疸让她全身浮现很可怕的颜色,母亲担心她可能死于肝炎。170厘米的身高,体重已经降到40千克”。幸好有荷兰地下军及时送来一些罐头,奥黛丽一家才度过最艰难的一段时光。
战争过后,母亲埃拉和女儿奥黛丽一同来到伦敦,奥黛丽有幸师从声名赫赫的芭蕾舞名家玛丽·兰伯特,学习英国古典芭蕾舞。学舞期间,由她的表兄介绍,奥黛丽在《荷兰七课》的电影中充当了一下临时演员,这部影片沉闷老套,虽是奥黛丽参演的第一部影片,但并没有什么反响。
由于奥黛丽身材过高,兰伯特没有给她更多芭蕾舞演出的机会。奥黛丽最终决定放弃芭蕾舞,去剧团找一份工作。随后她被选中参演音乐剧《高跟鞋》,在剧中表演歌舞,虽然这部音乐剧在伦敦颇受好评,但此时默默无闻的奥黛丽,她的事业未因而更上层楼。此时,奥黛丽·赫本19岁。
随后,奥黛丽又参演了两部歌舞剧,同时兼职时尚模特,拍杂志封面。做时尚模特的经历让她更了解穿着打扮,对她后来成为巨星帮助良多。之后几个月,奥黛丽跟随已年长的英国影星艾尔玛学习电影表演,并在几部不知名的电影中跑龙套。“此时她拍电影只是为了支付账单,并且养活当时暂时无业的母亲”。
1951年,奥黛丽·赫本参演了至关重要的一部电影《双姝艳》,她饰演剧中妹妹诺拉的角色,这部影片让奥黛丽走进影评家的视野中,英美两地影评家都说,“奥黛丽的美貌结合了演技,在两段舞蹈场景中的表现特别杰出”。
同年,奥黛丽被好莱坞选角人米兰德挖掘,参演名导演惠勒准备筹拍的电影《罗马假日》。当时奥黛丽在电影圈的地位从她的薪酬中可以得到体现,男主角派克周薪10万美元,而奥黛丽的周薪仅有583.33美元。最初海报上只有男主角派克的名字,没有奥黛丽。后来,电影获得极大反响,且奥黛丽备受赞誉,这时才在海报上添加上“奥黛丽·赫本”的名字。奥黛丽也因为《罗马假日》获得1953年的奥斯卡奖最佳女主角,成为名副其实的女明星。
《罗马假日》之后,奥黛丽·赫本跻身一流演员行列,此时她才24岁,如此年轻又获得如此殊荣,的确让奥黛丽有些不知所措。她随后又接拍一些电影,演技日渐提高,再加上她勤勉、随和,很多大导演愿意与她合作。
另一部奥黛丽的代表作是1958年拍摄的《修女传》,由于奥黛丽和影片中路加修女有着很相似的生活经历以及心路历程,她可以近乎本色地出演该角色。当时的电影筹备要求演员住在真正的修道院里,并且和真正的修女一同起居几个月。在奥黛丽看来,她似乎很适应修女的那种清净拘谨的生活方式。影片中有到刚果照顾伤员的情节,为此奥黛丽经过苦练,学会了使用手术工具。总之,这似乎是一部专门为奥黛丽准备的影片和角色,奥黛丽为之倾注了全部的才华和情感。
除此之外,《蒂凡尼的早餐》和《窈窕淑女》也都是奥黛丽奉献的杰作。不过,好演员也免不了会拍一些烂片,有的是为了诱人的片酬,有的是为了履行电影公司的合约,有的则是碍于第一任丈夫梅尔的怂恿...去芜存菁,我们依然为能在荧幕上看到奥黛丽·赫本而欢呼喜悦。
奥黛丽演艺生涯共获得五次奥斯卡奖提名,获得了一次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其它奖项她也收获不少。
从本书中我们不仅可以完整详尽地了解奥黛丽参与的每一部影片拍摄的前因后果以及拍摄经历,还能了解很多她的感情经历和日常生活。
奥黛丽有过两段婚姻,生下两个儿子,这两段婚姻都因为感情不和告终。但她无比地疼爱她的两个儿子,数次流产使她生很多孩子的梦想未能实现,她把自己无尽的关爱倾注到两个儿子身上。除了拍戏,她几乎全和儿子待在一起,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婚姻外,她也曾与一些男演员或者编剧产生情愫,有些是在婚姻外,有的是在婚姻中。欧美人对感情的理解和东方不同,他们没有把对婚姻和感情的忠诚看得很重。这些感情也曾帮助奥黛丽度过艰苦的拍摄岁月,但不可避免的,很多感情的终止让她怅然若失,烦闷异常。
奥黛丽的爱心在她晚年的时候得到很好的展现。1988年,奥黛丽通过申请成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亲善大使。她想利用自己的名声做更多贡献。但这不是一个轻松的工作,在之后五年中,奥黛丽经常会赶到埃塞俄比亚、索马里等深陷于战争和贫困的国家,去给饥饿的孩子带去食物和关怀。在这些异常困苦国家的经历让奥黛丽重新认识了苦难的肆虐,一有机会,她就会在采访中分享她的见闻以及呼吁人们关注那些可怜的孩子。原本不喜欢接受电视台采访的她此时发生改变,有时她一天参加十多个专访或电视节目,呼吁人们关注贫困儿童。因为这不仅是她的工作,更是她竭尽全力去完成的责任和使命。
沃德斯是奥黛丽晚年的精神伴侣,他们虽然没有结婚,但是沃德斯一直陪伴在奥黛丽身边,陪她深入非洲,帮她安排采访等活动。沃德斯和奥黛丽每年都象征性地从基金会领取微不足道的薪酬,但他们的爱心和热情远超工作的含义。这也让奥黛丽欣慰晚年有蓝颜知己相伴左右。
1993年,奥黛丽·赫本患盲肠癌去世,她最后的日子是在亲朋好友的陪伴下度过的,她走得如此安详,如此寂静,只留下众多的影视作品、照片让我们追忆她的无尽芳华。
这本书收录了奥黛丽各个时期的照片,记录了很多奥黛丽本人以及和她有过接触的人的追忆、评价。书中有这位传奇巨星的详细演艺和生活资料,为我们还原了一个有血有肉、感情充沛又无私奉献的奥黛丽·赫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