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年级公开课,两位年轻的老师将要执教《金色的草地》这一课。作为听课者,应该提前阅读文本和教学参考书,了解本课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用自己的思维设计流程及教学策略,为评课做准备。
《金色的草地》是小学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按照部编教材培训的指导建议,拟定教学目标,一定要结合单元目标和课后习题进行设置。为此,研读文本,就从单元页着手。
单元页上的背景图:一片深蓝的夜空,挂着一弯新月,新月下面是法国雕塑家罗丹的名言“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一位短发女孩,身穿黑白条纹短褂蓝色牛仔背带裙,正仰头望着深邃的夜空。
单元策略:1.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2.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课后习题1,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习题2仔细读读第三自然段,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习题3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事物是变化找的。如像向日葵会随着太阳转动,含羞草被触碰后会“害羞”的低下头……你留意过哪些事物的变化和同学交流。
拟定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田字格里的生字。
2.朗读课文,运用一边读一边想课文描写的场景,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
3.留心身边事物,与留学交流自己的观察发现。
拟定教学流程:
一、导入
1.情景导入
出示:蒲公英图和课文第一段
在乡下,有一大片草地。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
2.出示课题:金色的草地,读题,对题质疑:草地为什么会变成金色?
3.作者简介:
二、初读感知
1.自主读文,标序,圈画生字,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2.朗读课文,思考:本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3.借助模板,让学生填空式概括课文内容。
三、品读感悟
1.朗读第二段,引导学生借助插图说画面。
感受兄弟俩在草地上玩吹蒲公英玩的快乐。
2.出示导学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问题:草地变色的原因是什么?
3.小结:通过学习,我们看到了作者与弟弟在草地上快乐玩耍的场景和他细心观察蒲公英花朵变化的画面。体会到了,作者是一个细心观察的人。这一大片金色的草地,对与童年的作者他来说,有着许多美好的时光,他非常喜欢这片草地,你从哪儿体会到?出示句子: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三、拓展交流
你留意过哪些事物的变化?和同学交流交流。
出示:向日葵的资料
出示:含羞草的资料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