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场合都听过写作是需要“灵感”的,编辑崔文会回复“没有灵感,写不出来”。
正式开始日更前的我,其实对”灵感”这件事情是不太信的,总觉得要么是积累不够,要么是哪里思路卡壳了,然后用“灵感枯竭”来包装。
因为我写文章的时候吧,是那种只要写就可以写一堆(我怀疑是小时候写作文,凑字留下的后遗症),没有过“灵感枯竭”、“写不出来”的感觉。 只有修改的时候“刹不住闸”,“可以再写一篇”的感觉。
当然了我本身也没有大批量的写过文章,只有想写,写一点。不想写就放一放这件事儿。
直到我看《七十二堂写作课》的第三十讲时,写到中国人的含蓄抒情,里面用《项脊轩志》举例子“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亭亭如盖矣”。初次见到这句话应该是在中学,只是粗浅的以为他在描述时间过去了。
跟着作者的引导我才顿悟,那不仅仅是时间啊。也许是对亡妻的哀思,“枇杷树都这么大了,你却没有和我一起变老。”,也许是对生命的怅惘“树可百年,我和你只有朝夕”,也许是对过去的怀念“你离开那一年它只是一棵小苗,现在都能遮凉了,一切都和你离开的时候不一样了”,也许作者已经接受了生活,接受了,妻子的离开只是想说一句“我知道你离开好久了”呢?
一切的一切,都只停留在了“亭亭如盖矣”。
具体是哪一种,中学的我从未想过,看书那天“顿悟”的我,激动,兴奋,文思泉涌,突然想到了好多“含蓄”的例子。
可惜,看第三十讲那天,我起晚了。没有来的及写下自己所思所想就匆忙去上班了。但上班的路上也在想,本来计划晚上回来就写出来的。
那天恰好工作多,下班晚回家只想着睡觉了。
到了第二天,往下看其他内容时,总看不进去,因为我总想着前一天的冲动,前一天“含蓄抒情”的例子。然后匆匆停止,提笔却忘字。
我深刻的记着前一天的感觉,却怎样都想不起前一天我到底想到了哪些(没错你们前面看到的,我顿悟的内容是“现编”的,和我第一次想到的肯定有重合,但绝对不是一模一样。)
就这样我第二天打算做的读书笔记和想说的“中国含蓄抒情之美”也没写。
到了今天,我刚刚能平静的看书,不在想我第一次顿悟的心情,才有今天这篇笔记。
笔记内容和我今天看的书本内容无关,我只是突然想到了,我当时“顿悟”的心情,文思泉涌的感觉,可能就是一些人所说的“灵感”吧。 它过去了很难再抓住,你再做文章运用的其实是新的“灵感”了。
当然了,这次的经历让我相信了“灵感”这件事情,不过并没有完全改变我对写作的看法。因为目前为止我仍然觉得写文章最最需要的是我们个人的积累,包括对灵感的积累,哪怕那个灵感没捕捉到跑掉了。“跑掉的灵感”也是一种积累,也可以用来做成一篇新的文章不是吗?
我是分割线我们返回来说一下,我那天“灵感”源源不断想到的内容吧。除了前面写到的对“亭亭如盖矣”的联想外,还有至少四个例子,不过我只记得两个了。我为什么这么笃定,是因为我清晰的记得,我是由前面对时间的一些思考,联想生命,然后就想到了一句歌词(中间思考过程实在想不起来直接放歌词了)
“在夜半三更过天桥从来不敢回头看,白夜里是车水马龙此时脚下是忘川”我第一次听到的时候以为只是为了押韵,所以把半夜的马路比作河流。
直到去年,我的工作压力山大,早上六点起,晚上十点,甚至十二点归。我在过天桥的时候看着下面突然想到这句歌词,我才发现原来“忘川”不只是押韵,可能也指真的忘川啊。
不过那个时候的我浑浑噩噩,根本没有时间思考,也没有时间把自己的心情写出来。因为看书我又想起了这件事情,嗯写出来了,好像事情就过去了。
因为想到“忘川”,我又想起了一个高中同学(不要瞎想,他没有去忘川,只是想起了他上课时的一次回答),他平时属于看起来“吊儿郎当”那一种吧。有次我们上课时提到了战争,老师问大家“如果国家发生战争,你会做什么?”,有回答“好好学习的”有回答“回家看爸妈的”,问到他时,他站起来说“我要当兵!”他的神情坚定,和他平时“吊儿郎当”的状态完全不同,我们都能感受到他是“认真的”。
同时也因为这件事情对他肃然起敬,课堂安静了几秒,然后掌声雷动。
我们和他都是万千普通民众的一个,可能我们不会每天把爱国挂在嘴边,可是我们知道,我们身边有千万个这样愿意为国家而战斗的人。
中国人的含蓄就像这样吧,我可能不会每天说爱你,但我愿意为你每天买早餐;我可能不会把“保护你”放在嘴边,但如果你出事我一定会挡在你面前;我可能不会和你说你的离开让我多么思念,可我会珍惜每一次见面的陪伴。
含蓄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