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假期,每天中午饭后和娃准时追剧《鸣龙少年》,这是一个我喜欢的老师推荐的,建议父母和孩子一起看的一部剧,讲述高三学生的故事。今天又让我泪如雨下。
雷鸣的父亲是个创造出教育奇迹的老师,雷鸣把五个学习倒数的几个孩子召集到新建的十一班里,说要帮助他们考上青北——一所当地重点大学。没有人相信他,包括给他当助教的心理学老师桑夏。雷鸣精心挑选了各科老师来给这几个孩子上课,还用自己的方式让几个孩子克服了手机的诱惑,养成了早起自觉的学习习惯。一个月的时间这几个孩子的成绩从300多分提到了450分。
但是,就在这些孩子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后,他却离开了十一班,告诉孩子们当初只是为了自己创业而制造的噱头,因为他们够渣够烂,他在孩子们愤怒的目光中离开。
第一个感动到我的情节是,桑夏老师带着孩子们去看望雷鸣的父亲雷立州时,孩子们一一地走到雷立州的床前,握着他的手,告诉他“我们是雷老师的学生,我们得到过他的鼓励,因为他我们考了450分,下次还要考500分,再下次要考600分。”“我们很想他。”
那一刻我的泪水不停地涌出来,我在想是什么让我流泪,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让我如此感动?
虽然雷鸣看上去很无情,但是当他离开后,孩子们还是想他,为什么?因为在他当老师的时候,他付出全部真心去帮助这些孩子,多数都是在孩子不知情的情况下去悄悄地帮助,他继承了父亲雷立州的那种无私的热情和奉献精神,但是他从来不表现出来。
他天天去派出所蹲守磨缠,帮助跟着奶奶生活的李燃要回了被骗走的买底店的钱;他还帮李燃垫付了参加物理竞赛的培训费;他私底下与边晓晓的父亲联系,向他汇报女儿的进步,因为边晓晓因为父亲脸上的伤疤而有些自卑;他不断鼓励被强势的妈妈控制着的禹洋;他用有趣的英语歌的方法来教孩子们各种英语语法;他把孩子们的家长们叫到一起去给他们上家长教育课程,为孩子们解决原生家庭的烦恼。
他说着最狠的话,最做着最柔软的事情,所以孩子们才会来到雷鸣父亲的病榻前,在他进行重大手术前告诉他,他的儿子是一个多么棒的老师。我想,没有比这更让雷立州感到安慰的吧。
另一个让我泪奔的情节是他在致想集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的讲话。
“我带的十一班的五个学生,根据大数据,这几个孩子考上青北的概率是十万分之九,”底下一片哗然。他话锋一转,“但我不是大数据,我是老师。我也是一个人。一个枯树苗栽在土里,根据大数据分析它没土没根活不了,但它活下来了。大数据可以算出概率,却算不出一个生命的求生欲有多少。”
“没错,开始有的人是奔着圈钱去的,有的人是为了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心理咨询室,没有人相信这几个孩子可以考上青北。但是他们自己相信了并努力去争取。我的父亲也是一名老师,他说高考的目的不是结果,是问心无愧。他说教育的目的不是分数,而是成长。”
看到这里我没法控制住眼泪像一条小溪从脸上汩汩流过,他曾经恨他的父亲只爱学生不爱他,他曾经千方百计要和父亲不一样,但是现在他却说着父亲曾经说过的话,做着和父亲一样的事情,为学生付出所有的真心与关怀。
没错,教育的过程是双方的共同成长,雷鸣在从那个内心充满对父亲不理解和恨意中走出来,在教育的过程中感同身受,体会到了作为一名老师的快乐与幸福。他在为此而努力,他知道这需要极大的勇气,也许他以前没有这种勇气,但是现在,他与父亲之间的理解加深,他变得更加有力量,脚步也更加坚定。
雷鸣的父亲雷立州去世了,在葬礼上很多之前的学生自发来和他告别,那时雷鸣看到了父亲曾经影响了那么多人的命运。
中国父子的关系比较奇怪,彼此惦记却总是吵架,谁也不肯妥协。雷鸣从小就看见父亲雷立州对学生慈眉善目,独独对自己严格要求、他横眉冷对,很少对自己他露出笑容,也从来不说一句表扬他的话。
他用尽全力让自己变得优秀,用一年的时间逆袭考进重点青北大学,父亲没有夸奖他鼓励他,还反对他骑那辆自己买回来的摩托。于是他露出了全身的尖刺来掩盖他心里的脆弱和对父亲认可的渴望,与父亲的关系一度冷到冰点。
但命运就是这么奇怪,父子会随着岁月流逝越来越像,他大学毕业后也成为了一名老师,表面上对父亲全心为学生付出的教学方法不认可,但心里却和父亲一样对学生心情极大的热忱。他最终在金钱与热爱之前选择了后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