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杂感

作者: 峦松无疆 | 来源:发表于2018-04-16 12:46 被阅读26次

        从初中接触第一本武侠小说《断剑翠湖》《翠湖侠影》 (有人冒充古龙写的,又名《剑气严霜》)开始,到高中对《金庸全集》的反复研习;从“秋风依依风过河,英雄剑断翠湖波”的英雄血泪,到“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铁汉丹心;我一直都痴迷于武侠。初中时还和同学试图创作武侠小说,可惜因中途被老师知晓而夭折。                                                                                                                                在武侠的世界,我惊异于武功的玄妙耀眼,陶醉于侠客的侠骨柔情,感慨于江湖的人心难测。不知不觉,在刀光剑影的恩怨江湖中发现了人生的“武林秘诀六式”,现整理如下:

      第一式——谁笑在最后,谁笑得最好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饿其体肤……”自古及今,真正英雄总是在经历千辛万苦之后,才练就盖世神功,才得以报家国之仇,才铲除武林败类,成为一代大侠的。没有“苦中苦”,何来“人上人”?从《马鸣风萧萧》的寇英杰到《甘十九妹》的尹建平;从《射雕英雄传》的郭靖到《神雕侠侣》的杨过,无不如此。

      当然也有世家子弟,名师高徒或天赋异秉,如楚留香,沈胜衣,西门吹雪,虽然武功天生,但江湖侠名也大多是“过五关,斩六将”后成就的。

        人生也是如此,最先起跑的人不一定是最后的赢家,开始落后的人未必不会后发制人,最终获胜。

        第二式——胜敌不在己功强,                                      善抓敌方之缺点

        真正的绝顶高手从来都不是十全十美。傅红雪腿瘸,小李飞刀酒精中毒,郭靖憨痴,然而他们都是能克敌制胜,逢凶化吉。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无论是商场还是战场,自己的实力固然重要,但有时候善于利用对方弱点,抓住时机才是制胜关键。

          第三式——朋友就是一宝典,                                    人性复杂总多变

      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为难之处还需朋友帮助,单枪匹马只能举步唯艰。正所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无论是如乔峰、段誉、虚竹这样的正牌侠士,还是如嵩山十三太保般的邪恶枭雄。无论从善,还是为恶,总有一帮兄弟生死不弃。

          社会是复杂的,人性具有多面性。侠与魔在许多人身上并存。如大侠乔峰也有在聚贤庄疯狂的举动,而魔头李莫愁也有面对小郭襄的恋爱。判断善恶不能根据门派决定,名门正派华山派也有伪君子岳不群,魔教日月神教也有义干云天的向问天。而那些所谓的侠客也常常在危急关头牺牲身边的人以自保,如《连城诀》中的花铁干在雪山上,不仅不感激舍身相救自己的狄云,而且想杀了狄云和水笙灭口来保住自己的“侠名”,后来更要吃几位义兄义弟的尸体来活命,这所有的疯狂只为了保全性命和声誉。

            第四式——目的总是高于手段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只有典型的马基雅维利主义才是王道。无论是邪魔歪道还是正义侠士,救人也罢,害人也罢,目的是最重要的。为达目的,可以不计手段。为了救人,正道人士用点小伎俩也是可以原谅的(当然这种做法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可取,比如以暴制暴,虽为维法,实为违法)。

                第五式——武功相生又相克,                                    世上绝无盖世功

        所谓“一物降一物,卤水点豆腐”,物物相克。虽然有一些武功堪称宝典,但是总有缺陷,不是要自宫就是要斩断情丝。欧阳锋的蛤蟆功霸道无比,但是碰到段皇爷的一阳指也只能望风而逃。一般的武功都有自己的罩门,有自己的克星。克星一到,除非对手与自己实力悬殊,否则罩门一破,呜呜哀哉,汝命休也!

      第六式——江湖太险恶,退隐是正途

          武侠小说,魅力无穷。尤其是对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更是充满诱惑。理想很丰满,而现实很骨感。武侠小说正好能给这种梦想营造一个快意恩仇的江湖幻境。                                                                故而年轻人常常耽于其中,成瘾又成癖:上课不听讲,遨游武侠书;晚上不睡觉,被窝闯江湖。所以我诚心奉劝青年朋友们,武侠义气高,适度为最好。江湖有险恶,抽身需趁早。

        整理大学的随笔,有感现在所教的学生中也有“武痴”,故整理如上,所谓要“要看破色空,须先入色空”,希望有所裨益。——后记

相关文章

  • 武侠杂感

    从初中接触第一本武侠小说《断剑翠湖》《翠湖侠影》 (有人冒充古龙写的,又名《剑气严霜》)开始,到高中对《金...

  • 看《连城诀》

    刚这周看完了2004年播出的武侠剧《连城诀》,有一种说不出的复杂感觉,竟惊叹又心塞。金庸的15部武侠,多年来或看书...

  • 武侠小说之杂感

    有些小说刻画复杂的人性,而武侠小说大多少有描写人性的复杂,一般都是简单提过,若是都表述人性的复杂,未免有些拖拉,冗...

  • 重读鲁迅之先生文章正此时——关于小杂感的解释

    先生文章正此时——关于小杂感的解释 本来是要继续把近现代武侠梳理的北赵——赵焕亭写完的。但是却突然看到了这篇文字。...

  • 杂感

    杂感 一 回忆之路 ...

  • 2019-04-25

    【老炮儿观后杂感】

  • 2019-04-25

    【老炮儿观后杂感】

  • 2019-03-02

    细节之处见真淳 ------------读书杂感 ...

  • 初来乍到,各位请多关照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投资杂感

  • 【好书推荐||路遥《平凡的世界》(一)】

    截取小说片段所写的杂感(引号部分为原文,后面部分为杂感),只言片语不成逻辑,若无读过此书,会一头雾水(๑>؂<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武侠杂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tzs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