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国亲朋好友外出避暑的不少,云南的、贵州的、四川的、重庆的、湖北的,甚至更远一点的都有。避暑的地方大都名山大川,海拔大都在1000公尺左右,有宜人的乡村景色、有接待周全的“农家乐”。以前的人喜欢在适合避暑的地方购房,一年去住上三、俩月,有独属自己的家的归宿感。但大半年时间都闲着空着,还需操心维护保养,仔细算下来有些不划算。现在倾向暑期租住农家乐比较好,每年可选择不同地方,有类似旅游的新鲜感;另外费用也都市场价,去哪里也都差不多,每年虽然小有涨幅,也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围。
澳洲没有类似母国一样,比较成熟的农家乐。地广人稀的特点,决定了人力资本的昂贵,也少了价廉物美的优势。在母国进入盛夏伏天的当下,这边正往严冷冬天疾行。一向以阳光之城声名远播,又拥有冬季温润的布里斯班,未来十天、半月,也将开启冷的模式。最高温摇摇晃晃在20度上下,低温猛的跌落到个位数,5度、7度、9度的都有。如果单看欧美一族短打穿着,最不济上身套上一件绒衣,也就春、秋天的凉意感觉。对其他裔族的人而言,就开始呈现“乱穿衣”的景观,共同特点是长衣长裤加外套,渐老者还得补上绒衣绒裤。不过在这边感觉到的冷,只限于早晚,有冷风吹拂的时候。到了正午前后几个小时内,若是户外行走不经意就浑身冒汗。
虽然都在同一个地球生存,却因为各在不同半球,有着相对的冷热差别。以前老觉得都是地球人,想法、活法差不到哪去。实际体验的结果,处在冷热不同的地方,感受还是有差别。从看得见的差别看,热地方的人,就老想着往阴凉处避;冷地方的人呢,肯定往有阳光温暖地靠。当然这种差异是对不同环境、条件的自然反应。如果说到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比如大气污染带来的全球天气恶化;又比如人工智能的快速推广,将给人类生态环境,带来哪些难以预料的后果?如此等等,都会有着惊人的相似。
(本文插图系作者在街区随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