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奠基者所言:“没有什么能比一个出色的理论更实用。”
这句话深深地打动了我。那么什么是理论呢?
理论是一套原则的整合,它们可以对所观察到的时间进行解释与预测。理论是科学性的速记。
在日常交谈中,“理论”常指“距离事实还有些距离”——是从猜测到理论再到事实的信心阶梯上中间的那一格。
但对于一格科学家来说,事实和理论完全是两回事。事实似乎对我们所观察到的一切达成了共识的陈述,而理论则是对事实进行总结与解释的观点。
理论不仅可以进行总结,同时它还隐含可验证的预测,这些预测称之为假设。
我读到这些段落的时候,发生了深深地共鸣,我似乎接收到了某种召唤。
我以为我的成长史就是现实版的《金锁记》,痛苦的血泪史,大把的青春陷落在原生家庭的挣扎里。我的成长故事写到一半的时候,我觉察到了要与母亲分离,这都是写作带给我的成长,我应该继续写下去。
之前代老师让我深挖自己的成长思维模型,我已经开始挖出水来了,开始慢慢的通过写作去塑造这个模型——这不就是所谓理论吗?!
由此我爱上了理论。
法国哲学家萨特写到:我们人类“首先存在于环境之中,我们不能脱离环境,环境塑造了我们,决定了我们的可能性。”
我成长与自己的原生家庭,深受其害,也深受其爱,所谓爱恨情仇,绵延不绝吧。而今天我终于成为孩子的父亲,在塑造着我当下小家庭的环境,我请我母亲春节之后返回老家去,改变一下当下的家庭环境,尝试一下实践我这个小家庭的未来的可能性——应该也归结于理论的创造吧。
那什么是社会心理学呢?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如何看待他人,如何相互影响,以及如何与他人互相关联的科学。
社会心理学家研究态度与信念,从众与独立,爱与恨。
这也是我相对自己进行研究与重新塑造的。
其中社会心理学中的几个重要观点为:

1、我们构建了社会现实
我们总是看见我们想看见的,而过滤掉那些我们不愿意看见的,这是很可怕的。我们生活在怎么样关系中,取决于我们内心根植于什么样子的信念,我们愿意看见什么。
所以我们如何构建这个世界,如何构建我们自己,是极其重要的。
2、社会直觉通常强大但有时也危险
事实上,心理科学揭示了一种有趣的潜意识心理——一种由直觉在幕后操纵着的心理。
思维更多地时候是在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的。
思维、记忆和态度都是同时在两个水平上运作的:一个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另一个是五十一的、自动的。
我们的社会直觉因其难以言喻的影响力和危险性而值得注意。社会心理学家提醒我们直觉思维益处的同时,也不忘警告我们它可能会带来的危害,旨在完善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最好用批判性思维来抑制直觉冲动。
通过构建并控制一个模拟的现实世界,我们可以改变一个因素,再改变另一个因素、从而发现这些因素如何单独或联合起作用,对人们产生影响。
我想说的是,也许我不会像书中说的拿自己的孩子当做实验的对象去验证什么,那么至少我可以作为一个观察者,我用学到的心理学知识去肯定家庭里面安静的平和没有指责与诅咒的气场,从而记录孩子的每一个成长,若干年后再观察孩子对于创造性与选择性的能力构建,也是一种理论的积累。
后记最后一段,神学家罗博特·麦卡菲·布朗曾问道:“我们为何要写作?”“我承认,除了我们可以获得的奖赏之外……我们写作是因为我们希望改变什么。我们写作因为我们有这样的信念,我们能够改变些什么。这种“改变”可以是一次对美的全新感知,可以是一次对自我的全新洞察,可以是一次对喜悦的全新体验,也可以是一个投身变革的决定。”
当下的我已经参与到学习中来,在现实生活的点点滴滴,通过写作记录自己的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