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柴静的《看见》,感受良多。用她自己的话来说,这是她关于青春六年的记录,是她成长的痕迹,六年之中,她由一个说话做事异常犀利的愤青变成了一个更加“敦厚”的文艺青年。她作为记者,也从一开始容易评判他人的轻度浮躁、带着桥枉过正活泼的状态到保持对不同论述的警惕,在真相面前放下普通人的情感,到最后已悟到个人悲酸早已微不足道,而是生活本身早已矛盾密布。她在经历一场寂寞童年之后幸运地遇到了身边张扬着蓬勃的青春中年人。这是她一个人的成长,也是一个社会的变化。
这本书里,更多地看到了人间社会的百态。记得知乎里有一个问题,“什么书坚决不要读”,其中的一个高票回答便是柴静的《看见》,答主认为,从某种方面说“闭目塞听,世界美好”,当你对这个世界有足够正确的认识的时候,很多不好的东西其实你真的可以选择不去接触。简单地说,人生苦短,何必再栽培苦涩。可是我却觉得不应这般,人生百态,我们不能因为接受不了阶级下的差异便一叶障目。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是每一个青年人的责任,不管做什么,都要扎根到群众中去,只有发现问题,才有可能解决问题,尽管这个过程可能是百年之缓慢,但我们绝不能因此而拒绝改变,拒绝成长。
中国是一个刚刚长成的孩童,较之他国千百年的法制历史,无疑我们在这方面有巨大的漏洞。农民的土地所有权问题,同性恋是否合法化问题,家暴下妇女的处罚方式问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这一个个都是亘古难题,改革势在必行,但是私以为最重要的是改变中国人的思想观点。百年前因南唐后主李煜的小脚偏好而造成百万妇女裹脚的惨闻仍停留至今,现如今何时又能改变这番因个人权势偏好而形成的跟风热潮,中国人何时可以变得理性一些,不再随波逐流,而是能多多发现隐藏在世界之后的秘密?
从此书中第一次了解到记者这个行业,柴静言,所谓记者,便是记着。时刻记着国家大事,忘记心中自我,唯有忘记本我,忘记已掌握的“真理”,忘记心中判断,忘记心中倨傲,才能变得“纯洁”,才能真正考虑别人的感受,才能为天下苍生而发声。书中还有一句话“做新闻,就是和这个时代的疾病打交道,我们都是时代的患者,采访是很大程度上病友的相互探问”,身为记者,采访的过程想必也是更了解自身的过程吧,正是因为这样,我佩服那个为了改稿一夜不眠第二天吃碗米线满脸通红,火急火燎赶去上班的柴小静,我佩服这个奋斗在一线,在非典时期孤身闯入隔离区的孤单豪杰,我佩服这些在万山之间,站在肮脏的雪地里,脚冻得要掉了,深深地往肺里吸满是碎雪的空气,心里仍忍不住说:“妈的,我真喜欢这工作”的群体。生活不易,各行各业都有着背后咬紧牙关的心事,正如里尔克所言“哪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就意味着一切”,向这群记者致敬,向每一个付出汗水坚守在工作岗位的灵魂致以崇高的敬意。
此次认识了一个愤青女青年,看到了新闻媒体人背后的不易,浅思了中国背后的复杂社会问题。从前,我总喜欢哀叹迟暮,怨憎自己一事无成,颇有几分“为赋新词强说愁”,现在,站在中国的大地上,我更多地看到的是朝阳蓬勃升起,更愿意让自己有限的青春同年轻的祖国一同经历,一同磨难。
最后,就用鲁迅先生的话和大家勉励吧: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