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命努力,持之以恒,精益求精,人在这个过程中,灵魂自然而然获得净化,形成其厚重的人格。”——稻盛和夫
2021年,我持续写作日更超过300篇,圆满完成了年度目标。之前有一位老师希望我分享写作带给我的现实收获和精神意义,本文就是为此而作。
01 写作是一种信念
今年持续日更,使我的内心变得更加自信和坚强。假如一个人可以持续写作一年,那么我们就有理由相信,他可以持续写三年、五年、十年。假如一个人可以克服困难、自律地做好一件事,那么我们就有理由相信,他可以以同样的态度做好其他任何自己想做的事。
人活着不是简单地吃喝拉撒睡,也不是简单的工作家庭两点一线,更不是简单的相夫教子,人活着需要在某些积极的信念指引下实现自我的能力和价值。
其实,每个想要提笔写作的人,几乎都会担心自己写不好。我更是这样。也正因如此,大部分人为了避免写不好的挫败感,干脆不写。就好比如果我们不去做一件事,就永远不必体会做不好的挫折。然而,我从一开始,就为克服这种担心劈开了道路。
今年年初,我对自己说:写就对了。意思是,什么都不管,只管写,文章好坏不重要。这句话,使我每每在最想停歇时又打开了写作软件。
02 写作是积极上瘾
《积极上瘾》一书把人类的成瘾分为两类:消极上瘾和积极上瘾。
假如人生中都有避免不掉的痛苦,面对这痛苦,一个人有两种选择。一是积极面对;二是消极逃避。
面对难以解决的困扰,有些人全身心扑在工作上,变成工作狂;有些人酗酒,变成酒鬼;有些人吸毒,变成瘾君子。这些都属于消极上瘾。消极上瘾带来的快乐极其短暂,看似规避了痛苦,但随后会导致人生更大的痛苦。
另一些长期培养的兴趣爱好,例如玩乐器、运动、写作,也会产生与消极上瘾相似的结果——大脑分泌更多的多巴胺,产生更多快乐幸福的感受。不同于消极上瘾的是,这些感受更加真实可信,能够增进身心健康。
消极上瘾和积极上瘾最本质的区别是,消极上瘾者寻求的是短暂的解脱,而积极上瘾者寻求的是价值和意义。
反观我自己写作的过程,也是在探寻价值和意义的过程。不仅如此,写作也使我形成比以往更强大的内心力量和更加平和的心态。
03 写作是一种修行
佛教中说“思念造业”,善念造善业、恶念造恶业。我写作的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是提升自己思想境界的过程,也是造善业的过程。在我自己心中种下善因,在读者心中种下善因,这些使我感到快乐。
圣严法师在《禅门第一课》中说:“佛教灭苦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个是改变观念,建立正见;另外一个就是修行。” “佛教的修行,包括正统的打坐、观想、诵经、拜佛,以及其他每天例行的修行方法。”
我感到,日复一日的写作,似乎同时符合圣严法师提到的这两大类方法。
首先,写作需要我检查自己的观念,使我时常注意自己所思、所想、所写的是偏见还是正见。
其次,写作日更,于我而言,就是一种每天例行的修行方法。它使我不断靠近自己、探索自己、理解自己,进而探索周围、理解周围。
稻盛和夫在《活法》一书中提到:“释迦牟尼谈到参悟之道,其中重要一条叫‘精进’。所谓‘精进’,就是拼命努力、心无旁骛、埋头眼前的工作。”
每天写作就是一种自我精进的方式。
此外,通过写作,我体验到了创造感。我每一天的生活,都是在前一日创造的基础上,继续徐徐展开。
结束语
读者朋友们,「李杨手记」这个公众号,没有团队、没有运营、没有引流、没有利益驱动、没有广告、没有套路……啥都没有。
屏幕背后,只有一人在写作,只有一个真实真性真情的人在为你打字。她就是我。我力求每一篇文章若干年后拿出来依旧有它的价值。
一年来,我感动于新老读者们坚定地选择、信任并支持我。谢谢你们!
人生的路,来年,我们还一起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