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是新年的伊始日。
我读了中国教育报课程周刊主编汪瑞老师推荐的五篇文章:张静《那一回,我糗大了》、贲友林《在教与学的重构中成长》、黄厚江《教学主张的“来”与“去”》、余映潮《什么是课堂教学研究的“硬招” 》、曾丽珊《龚志民与他的语文教学:活水清茶味愈新》。
读后,摘录了几段觉得特别受益的话:
反映出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面对一篇课文,我总是考虑教学环节如何设计,环---=节之间怎样过渡,怎么让自己的评价多元化,怎么让过程走得更顺,怎样更好地展示自我的风采……一句话,我关注的始终是“我”。课堂上,我只会一味地照着教案走下去。究其原因,是我从备课开始,就没有考虑自己的定位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否在同一起跑线上。我没用儿童视角思索:如果我是学生,我会遇到什么问题……没有“生本位”思想;备课中没有删繁就简,不会将教学环节简化,不会采用简便的教学方法……——摘自张静 《那一回,我糗大了》
以学为中心,在教学中,教师把学生带到学习任务中,以学生已有知识和观念作为新教学的起点,给学生更多的学习和建构的机会,根据学生的学习过程设计相应的促进学生学习的教的活动。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了什么,更要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如何,从而促进学生获得全面、生动、积极、和谐的发展。 ——摘自贲友林《在教与学的重构中成长》
关于课堂教学,关于备课,我感觉张静老师说的问题也就是我的问题,而贲友林老师用了六年时间坚持自己写教案,而不是照搬或组合他人的教案,因此,两位老师的深刻反思和实践榜样,让我反省到自己的课堂教学必须要从头开始,从备好每一堂课开始。我要时刻提醒自己:从学生的“学”出发,而不是从自己的“教”出发,任何一节课,都要关注学生学了什么、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如何。
黄厚江老师和余映潮老师两位老前辈的两篇文章,也重重地提醒我课堂教学必须务真求实。二老身先士卒的典范,是我一生追求的榜样。
最后一篇是深圳的曾丽珊老师写给她的师父龚志民老师的,文采斐然,字句真言,如沐春风,钦佩之至。
龚老师常说“简单才深入,本真最博大”,语文课堂需要老师首先沉浸到课文里去,悟到那么一丝一点,然后才会拥有“我的”语文课,否则即便深入理解和融通了知识,也只是照本宣科,没有“我”在,终究只是在知识信息的范畴里转圈圈。——摘自曾丽珊《龚志民与他的语文教学:活水清茶味愈新》
“简单才深入,本真最博大”——如雷贯耳,教育真谛呀。
语文课堂需要老师拥有“我的”语文课,这好像也与王君老师的“青春语文”理念不谋而合,“我的活法,就是我的教法”,是的,一堂好的语文课必然可以看到语文老师的活法、看到语文老师这个人,这就是我需要用一生去体悟的课堂。
最后,我借用贲友林老师文中一句引言作结:
萧伯纳说:“我不是你的教师,只是一个旅伴而已。你向我问路,我指向我们俩的前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