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突然才察觉到自己陪伴爸妈的时间是那么的少,细细想来,原来小学的那段时光是那么的温暖阳光。骑着自行车摇摆在林荫道上,路面宽阔,我会偶尔来个耍酷,直接“大撒把”,意思就是胳膊像翅膀一样展开,闭上眼睛,徜徉在树叶缝隙间透过的阳光里,这个情景就像电视剧《爱是一颗幸福的子弹》中的女主角一开场时那样,唯美,静谧,安详。每次放学后,我会飞快的蹬着脚踏车回家,刚进胡同就开始笑着大声喊:“妈……”。然后老妈听到时就会从厨房里带着围裙直接跑到门口,笑着接我的背包,冬天院子里会晒着棉被,里面有暖融融的阳光,有的时候我很喜欢直接抱着它,因为又温暖,又舒服,让人顿时生出一种睡意,有种妈妈的味道。我最最怀念的还是老妈的怀抱,虽然都这么大的人了,但是每次打电话我还是会忍不住冲她撒娇:“妈妈,要bubu (抱抱)。”然后我们两个都不约而同的笑了。上了大学后才发现,让我最最怀念的竟然是小学的那段时光,它很缓慢又很温柔,记忆是那么的深刻,在岁月长河中缓缓流淌。我在麦田里笑着,在田野里狂奔,在小溪旁拨弄溪流,站在歪倒的柳树上有节奏的跳跃着,在树上荡秋千,听着鸟儿歌唱,躺在地里晒太阳,在刚盖好的新房子里来回欢快的穿梭,充满着好奇,在小桥流水下捉迷藏,一切的一切仿佛都发生在昨天,仿若自己还是个童言无忌的小孩子。我想妈妈,我想陪伴我长大的那片老树林,想念那川溪流,想念那老房子,想念和妈妈一起捣衣的时光,不知道为什么在梦里,在路上,我常常怀念那段时光。在脑海里,它里面只有明亮的光和追逐的欢声笑语。
上了初中后,开始寄宿学校生涯,初中两个周回一次家,高中一个月回一次家,大学半年回一次家,总潜意识里感觉时光像是马不停蹄的赶着自己奔向前方,记忆也在慢慢消磨,精神有时会慢慢麻木,所有的一切都无动于衷。
还记得高中时,当时我是班级里成绩垫底的,我在向阳一班,每天晚上放英语听力时,隔壁学校二中的纯音乐缓缓响起,那些音符跳动在脑海里,安静、哀伤,也让人沦陷,我像是穿越在自己的童话堡垒,在那座城里只有我一个人,晚上会听到有人对着月色吹箫。在偶然中,我知道了那些曲子的名字,如今封存在我的秘密歌单里面,治愈着孤寂的心灵。每次听到那旋律,我就开始神游,憧憬着外面的世界,眺望着远方,去窥探那触碰不到结局的未来。
我又开始神游了,每次神游就像一次穿越,像是个缥缈的梦,仿佛周围一切都不存在,只有我一个人。
海子说“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其实从最终的定论来看,他是对的,因为远方确实就是这样。外面的世界虽然很精彩,却有些孤独。我们总是想精彩绝伦的过好这一生,其实,你无论如何选择都达不到完美,你只有释然,知足。不完美也许就是一种缺憾的完美。人生短暂,去走你想走的路,去做你想做的事吧,去权衡你所有的想法,梦想自我固然重要,但是也要记得责任和亲情,只有家的温情才会让你积蓄力量,助你走的更远,那里会有不带附加条件的拥抱,鼓励你前行的精神力量。
当时我选择远方,其中一个因素是因为看了许达然的《远方》,结尾有句话很精辟“你,人生旅程上的英雄,有一天也会在远方的微笑里倒下--那不是悲剧,那是命运。
总是有许多人愿舍弃眼前的幸福到远方去,就让他们去吧!不必用佳肴把志在高空在鸟桎梏在笼子里,尽管笼子多大,笼子不是天空。
或美或丑,对你,远方仍是温柔的有力的挑战,你去吗?”第一次读这篇文章是独自在济南租的一间小小的房子里,里面密闭,没有风,最好也不过是安静。在那段时间记忆最深刻的莫过于在夜晚兜风,赏着济南的夜景,还有晌午独自一人徒步去登济南的小“华山”。
人生如棋,落子无悔,不要强求,跟随自己的心走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