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养生的,有句话说:“躺着不如坐着,坐着不如站着。”,说明适当地多站一下对身体是有帮助的。
在生活中,要是能抽出一些时间来站桩是挺好的。如果不站桩,也可以尽量在做事情的时候站着,这也是在看陈允斌老师文章的时候受启发。以前写文章的时候经常坐着写,有时盘坐有时跪坐换姿势,但是挺累腰的。
后来改成了站着写,虽然不是在站桩,但是也能感觉到身体会暖和起来。假如出门腿有受点寒,刚站的时候,会明显感受到寒气在往外散。据说多站也有助于去除身体的湿气,冬天需要注意的是驱除寒湿。
不过要是站得太多了,脚后会有疼痛感。所以凡事要有度,且事物往往没有完美的。
生活中,不论做什么事情,真正圆满是比较少的,即使有,也常常是自己认为的圆满和自我安慰。对于修行来说,虽然是要求自己越来越完善,但是同时也要接纳,做某件事情时有不足之处,这个结果是人为和天意相结合的,在人为的有不足方面,就在下一次尽力修正调整。
人提高警觉性,提高自己处世的悟性,主要是在于保护自己,而不能用来玩弄他人。用南老在《庄子諵譁》里的两个字叫 “玩巧”。类似的话曾仕强教授说,人要随机应变,不能投机取巧。
不能用小聪明来玩巧,因为玩到最后只有把自己玩了,有一种痛苦是无法信任他人,无法真诚待人,那样活着真的没有滋味。真诚是很可贵的,人玩巧习惯了,很容易把这些宝贵的品质弄丢了。
人老实守规矩心会安,会自在,半夜也不怕鬼敲门,但是老实不是笨,不是自大和无知,也不是把自己处于险境而毫不知情,是守着本分,用宽厚的胸怀容人容事,做事情前后检查下自己的心,是否有推己度人,是否有自利利他,是否常念人恩,念人好,而不是总无端地起嗔恨和嫉妒心。
当好的意念成为习惯,成为自然的举动,习惯了起好的念头,倘若有时出现消极的念头,会像触电了一般,随即觉察到不要让这样的念头深入从而扰乱了心性。
但是也不能因此觉得自己很好,很善,因为其实在自己内心看不见的角落里可能也有很多小恶,只是有时候觉察到,有时候没有觉察到。所以也不要轻易去评判别人的好坏,人性常常是好中有坏,坏中有好。
所以不要固定地去看某件事,某个人,包括自己。很多事情会变化,人也是,有时候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明天的想法和身体会是什么样子。
变化是随时随地,无处不在的,这启示着自己要有居安思危的警觉性,也要不执着于某个状态里或者固化自己看待事物的态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