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格律诗1

学格律诗1

作者: 冰清念辰AI | 来源:发表于2021-02-20 23:01 被阅读0次

作诗

作出千古流传的好诗,确实很难;

作出古诗,确实不难。

❖ 赋出来的诗

格律,是历史遵循汉语言自身的特点逐渐形成的。

“赋”诗最早的含义就是把原本需要歌唱的诗(歌词)念出来的意思。

就算念出来,歌词也还是歌词,本来是为了唱着好听的,这种特性,是诗歌的本质。作诗不是写文章,作诗一定要念出来好听,这才是诗。

❖ 格律诗的诞生,是汉语言系统艺术发展的结晶。

在唐朝人看来,唐朝之前是古诗,叫“古体诗”。

符合唐朝人规定的诗歌创作要求的诗,唐朝人起名“近体诗”(或“今体诗”)。

古体诗是诗歌体裁。一般又叫古风,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等。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称为近体诗,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而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特点

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近体诗形成前,各种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吟”三种载体。

四言诗,在近体诗中已经不存在了,虽不加“古”字,但不言而喻,就知道是古体诗。《诗经》中收集的上古诗歌以四言诗为主。两汉、魏、晋仍有人写四言诗,曹操的《观沧海》、陶渊明的《停云》都是四言诗的典型例子。

五言和七言古体诗作较多,简称五古、七古。五古最早产生于汉代。《古诗十九首》都是五言古诗。汉代以后,写五言古诗的人很多。南北朝时的诗大都是五言的,唐代及其以后的古体诗中五言的也较多。而七古的产生可能早于五古。但在唐代以前不如五古多见。到了唐代,七古大量地出现,唐人又称七古为长句。

杂言诗也是古体诗所独有的。诗句长短不齐,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为三、四、五、七言相杂,而以七言为主,故习惯上归入七古一类。《诗经》和汉乐府民歌中杂言诗较多。汉魏以来乐府诗配合音乐,有歌、行、曲、辞等。唐人乐府诗多不合乐。唐宋时代的杂言诗形式多种多样:有七言中杂五言的,如李白的《行路难》;有七言中杂三言的,如张耒的《牧牛儿》;有七言中杂三、五言的,如李白的《将进酒》;有七言中杂二、三、四五言至十言以上的,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以四、六、八言为主杂以五、七言的,如李白的《蜀道难》。

此外,古绝句在唐时也有作者;都属古体诗范围。古体诗在发展过程中与近体诗有交互关系,南北朝后期出现了讲求声律、对偶,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格律,介乎古体、近体之间的新体诗。唐代一部分古诗有律化倾向,乃至古体作品中常融入近体句式。但也有些古诗作者有意识与近体相区别,多用拗句,间或散文来避律。

相关文章

  • 学格律诗1

    作诗 作出千古流传的好诗,确实很难; 作出古诗,确实不难。 ❖ 赋出来的诗 格律,是历史遵循汉语言自身的特点逐渐形...

  • 格律诗小探

    跟着先生学格律诗,起初总觉得格律诗是很刻板且生涩难学,起了逃避之心,而先生敦敦教诲犹在耳:“何为难?何为易!” 当...

  • 近体诗古体诗填词三种押韵有什么区别 一文说明诗词押韵的秘密

    问题:诗词的押韵问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前言 学诗的人都认为格律诗太难,个别人以为不写格律诗(近体诗),写古体诗...

  • 学格律诗(一)

    近体诗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汉族诗歌体裁。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之名。指初唐之后...

  • 【竹韵格律学堂】第一百九十六课‖格律诗拗救(1)

    主讲/ 边义老师 格律诗拗救(1) 本句自救 格律诗基本技法:拗救(1)本句自救。 近体诗凡不合平仄格式的字,称为...

  • 致舍妹孙葭眉几句话

    一,看了你游寒山寺写的三首诗。押韵,平仄,格式都正确。学写格律诗不到百日,成绩不错呀。你可以独立写格律诗了。 二,...

  • 八步写诗法——郑铁峰谈格律诗的写作步骤

    学习,是写好格律诗词的唯一途径,坚持学习,是写好格律诗词的不二法门。 今天,我结合自己学写诗的一些心得体会,推出写...

  • 格律诗的三大要素

    想要写好格律诗,就要明白格律诗的三个要素。 一、律和韵 (一)律 格律诗有六种基本模式: (1)五绝:五言四句,格...

  • 格律诗的基本句式

    几个刚学写格律诗的朋友都说,押韵和对仗都不是很难,就是平仄很麻烦。 我刚学的时候,也是记不住那么...

  • 【竹韵格律学堂】第二百九十四课‖格律诗三要素

    主讲/ 边义老师 格律诗三要素 格律诗有三个基本要素:诗韵、平仄、对仗。 格律诗是绝句和律诗的通称,格律诗包括五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格律诗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uhff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