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身体,是不是别人的奴隶?”被共读书《家为何会伤人》中这句话所吸引,这部分内容主要分析“真自我”和“假自我”。下面这段话让我联系起自己,“有真自我的人,他的自我围绕着自己的感受而构建;有假自我的人,他的自我围绕着妈妈的感受而构建。”对我而言,把后面句中“围绕着妈妈”改为“围绕着他人”更恰当。没看到这些文字时,没有想过“自我”还有“真假”,师范毕业时,老班给我的留言就是:保持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当时不太理解,自我还需要保持,现在想想,老班是希望我可以成为“真自我”,能够做到“我身随我心,身心合一,做真自我。”活了这么多年,是否做到了“真自我”呢?
思考这个问题时,内心一惊,自己根本不是自己,我的身体并没有和我在一起,或者说,身体并没有跟着心,我是“假自我”,可以称为“虚伪”吗?扪心自问,内心是坦荡的,和虚伪不对等,成为了“假自我”,更多是替别人想太多,为了别人而委屈自己。宁让自己受屈,不让他人吃亏,也不想让他人为难,尽量顺着他人。比如,工作听从了父母,情感听从了命运,日常事情也尽量谦让,总站在别人角度去想,以至于我的身体不再和我在一起,与自我分离,被别人所驱动,从儒学来看是谦让的美德,但从自我而言,却失去了“真自我”,被别人所左右似的,仿佛失去了自我,生活的有点疲惫,委屈了自己,如莱恩所说“何等可悲?”
书中还引用了一段智慧的句子,如下:人生由几百、几千乃至几万个大大小小的选择构成,等你老了,回顾一生的时候,你发现最亏待的,恰恰是你自己,那你这一生,就白活了。一段话惊醒我,以后不能再委屈自己,要坚持做自己,就如存在主义强调的人生哲学所言:我选择,我自由,我存在。
对“自我”多了份理解,坚定内心,坚持做自己,不要为了别人太委屈自己。做“真正的自我”,人生有限,不为人生留更多遗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