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刚满周岁的时候,我们去岳父家里吃饭。妻子安排我去买面条。小超市离得很近,我接过湿面条,递给他一张100元的钞票。当时的面条很便宜,好像是每斤一块五。他随手递给我一张五十元的纸币,在找零的时候,又来了几个买东西的人,很急的样子。老板歉意的冲我笑笑,就去招呼那几个人。几分钟后,那几个人离去。老板找了97块钱给我。我微笑着看着他,他有些发毛。问我:不对吗?我点点头。他又问:少几块?我摇摇头,对他说:多了。老板有点急:面条两斤,三块钱。你给了一百,找你97块,没错吧。我拿出之前他给我的那五十元,递给他说:还有这五十呢。他仿佛一下子记起来似的,接过纸币,连声道谢。
儿子小时候很喜欢吃肉。刚搬到市里,我到市场去买肉。找完零钱,我一边数钱一边往旁边的蔬菜摊走。这个市场里卖肉的品行不好,往往都缺斤少两。我让人帮忙一称,两斤肉果然少了将近二两!再一数钱,多找了四十!那时候,五十的钞票刚改版,长得和十元的差不多,很容易找错。我纠结了一会儿,还是决定给他一个教训,四十块钱就算他赔偿我的精神损失费吧。
儿子刚上中班的时候,我工作很忙,感觉那几年好像没有休过几个礼拜天。记得是个周六,老婆也要加班。我只好带着孩子一起上班。那时我的烟瘾很大,一天要抽两包的样子。在公司门口的简易小卖部,我买了一包烟,给了他五十元。结果他按照一百元,找了我九十多块。我把多了的钱退还给他,他感激得稀里哗啦的。我在办公室里做计划,儿子自己在外面玩。一会功夫,孩子提着一个塑料袋跑进来,里面装满了辣条,火腿肠等各种小吃。我问他,谁给买的?儿子怯生生的回答:就是你买烟的那个叔叔。我一下子明白过来,这是他在表达谢意。
记忆的碎片一点点的整合着,儿子已经大学毕业了。伴随着孩子的成长,记录下了几个找错钱的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