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宁湖读书
回不去的,永远是故乡——读《一个村庄里的中国》

回不去的,永远是故乡——读《一个村庄里的中国》

作者: ed723ad277b0 | 来源:发表于2018-04-07 23:32 被阅读0次

    清明时节,无法回去扫墓,呆在家里,读熊培云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

    这是熊培云在2010年前后在家乡江西省小堡村观察和访问时的集子。写是对村庄生活的观察和感悟。

    前几天,看了梁文道主持的一个节目,主题是读一辈子书,嘉宾是蒋方舟,她说之前喜欢看一个能突出自己个性的书,总希望能得到不一样东西(最好是别人不知道的),现在思路有所改变,喜欢看一些写共性的书,也就是能引起共鸣的,自己经历过,作者描述出来,体验吾道不孤的感觉。

    这本书,对于我来说,也是一本寻找共性的书。我从小生活在农村。2000年左右,父母为了生计,举家南下,开始了至令回不去的打工生涯。那年,我正初三下学期,一个人在家里念书,因五分之差,没有考上县重点高中,就去了市里的一个民办高中。寄宿三年后,考上大学,离开家乡。

    农村出来的孩子,对故乡有一种特殊的情结。爱他,因为承载了童年的记忆,也因此容不得他人的肆意批评,恨他,是因为贫乏的资源,给少年太多的束缚,也给性格带来很多自卑和土气,急着想挣脱出来。随着年纪的增长,对故乡的感念越来越复杂。青年的时代,一直念叨着余秋雨的”所谓故乡,不过是漂泊的最后一个驿站“,那样的决绝。进入三十岁后,越发的觉得自己和故乡的联系越来越多,却也无法回去。

    书中,对农村的问题进行了很的探讨,进而也讨论了传统的形成。如果你想从书中找到三农问题的解决方法,肯定没有,作者不是三农专家,只是一个自由派(这个标签其实也不准确)的观察和感悟,或者可以说,是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青年学者,出于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对社会、国家的爱,希望能够保留、建设一个心中的精神家园,不至于无家可归,而作出的思考。思考的方面很多,有经济上的,政治上、社会上的,不一而足。

    因此,你不能期待,作者像费孝通、李昌平等专家学者一样,要么通过一个村庄剖析中国文化的结构,分析中国人的心理构成,要么从三农问题列出一些好的解决方法。这只是对自己家乡的观察和感悟而已。

    但是,这种观察和感悟是难能可贵的,把离开多年的家乡,用记者的眼光,深刻剖析,试图找出症结。却又限入了无力感。

    一个村庄,如何从农业时代、进入到工业时代、信息时代之后,能保持健康的活力,给中国提供另一个生活的空间和范本,作者没有探讨。

    对于小堡村之以有以现在状态显现,熊培云打通了时间(前后100年)、空间(联系中国、其实国家的农村见闻)、感性和理性。其实感性部分偏多。

    每年过年,很多离家在城市打拼的年青人,都会写回乡见闻,试图从自己的经历拼接出中国农村的图样。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认识方式,却容易陷入走马观花和顾影自怜的状态,而失客观,放大了自我的主观经验。

    其实,也许,正是这种经验,让我们更多的记住了乡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回不去的,永远是故乡——读《一个村庄里的中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upu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