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
小文觅道:知足之足,常足矣

小文觅道:知足之足,常足矣

作者: 时光酿的蜜 | 来源:发表于2017-10-06 23:30 被阅读0次

《道德经》第46章云:“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罪莫厚乎甚欲,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此段先将两种相反的情形呈现出来:天下有道时,无攻无守,战马用来辅助农业耕种;天下无道时,兵荒马乱,战马供应不足,母马只能在战场上生幼驹。恻隐之心尚存的人自然会憧憬第一种情形,厌恶第二种情形。

造成这两种不同情形的本质原因是什么呢?老子用一个美妙的排比说明其根源在于人心:最大的罪恶就是欲望膨胀;最大的灾祸就是人心不知足;最大的咎害在于贪得无厌。然后总结说“知足之足,才是常足”。

这段文字在具体阐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真意。不知足,“需于酒食”的“贞吉”就变成了“需于泥”的“致寇至”,甚至于“需于血”的“出自穴”;不知止,“飞龙在天”立即转化为“亢龙有悔”。《周易》这本书的核心趣旨就是教导人们“顺其时,守其位,有其度”,守持本分与道义,才可免于咎害。

佛家讲“贪嗔痴”。人心不足,贪得无厌,但“人间只有正道”,不会让贪得无道之人总能如愿以偿。贪心未得满足,就遭受“求不得”之苦;于是心内生嗔怒,怨天尤人,骂天咒地,好像全世界都亏欠他似的。这种状态就是痴迷,陷入罪恶与痛苦的泥潭无可自拔。

痴迷不悟起于“贪”。贪念一起,如乌云蔽日,心中本有的光明被黑暗笼罩。

我常常跟朋友讲一个幸福的公式:幸福 = 你所拥有的 / 你所期望的。受客观环境的制约,“你所拥有的”总是有限的,为了得到尽可能多的幸福,那只得去降低对生活的期望值。同样是拥有10万元的财产,如果你期望值是1个亿,那这10万元就成了痛苦;如果你期望值只是1万元,那10万元这个庞大的数字给你带来无穷的幸福与喜悦。

所以,幸福与否,就在于知足与否了。知足,在夹缝中,也能找出好多幸福;不知足,给你无垠天地,你也不觉得快乐。

相关文章

  • 小文觅道:知足之足,常足矣

    《道德经》第46章云:“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罪莫厚乎甚欲,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

  • 随       写

    “祸莫大于不知足。 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 “知足之足,常足矣”

    “知足之足,常足矣”。懂得知足的人,不会感觉到自己缺少什么。

  • 知足之足常足矣

    假如将全世界各种族的人口按一个一百人的村庄且按比例来计算的话, 那么,这个村庄将有: 57名亚洲人 21名欧洲人 ...

  • 知足之足,常足矣

    文/摄影:若冰 昨天乘车回婆婆家,由于来客运站比较早,就在客运站外面房头的阴凉处与大家闲聊。 客运站房头阴凉处有一...

  • 读书//“知足”与“不足”

    知足之足,常足矣。《道德经》第46章 知“不足”所以知足 不知“知足”,所以“不知足” “不足”可以知足 “不知足...

  • 减 少 贪 欲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老子《道德经》 物流公...

  • 悟我之心20180108

    道德经46章,知足常足,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究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 知足常乐

    文/子涯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意思是:罪恶没有比欲望更大罪恶。灾祸没有比不知足...

  • 知足常乐

    知足常乐 【出自】:先秦·李耳《老子》:“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解释】:知道满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文觅道:知足之足,常足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uqd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