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场不同,对同一件事的看法就截然不同,昨天我就体会深刻。
周日早上八点多,我把五岁多的女儿从热被窝里拔了出来,她9:30要去舞蹈班,得赶紧起床!我也是没办法,早上我一叫醒她,她就各种各样的不如意,让她做什么回答都是一个字“不”,我只好帮她起床!
穿衣服,这件不穿那个难看:梳头发,摇头晃脑不配合,洗个脸,自己不洗,我给她洗吧,说我太用力了,我迷着她眼睛了,我的指甲太长了……让吃饭,面朝墙角,抱臂、扭头,噘嘴,甩出一句“我啥都不吃”!
出发,一路嚎哭,嘴里念念有词,为啥哥哥不上舞蹈班?为啥我每周得上舞蹈班?为啥我不能到哥哥那么大再上?我一边给她擦泪,一边儿绞尽脑汁的找词儿安抚,9:28分走到舞蹈班门口,姑娘眼泪一收,软软的说“妈妈,我想吃早餐”。额,好吧!吃完又去,已经迟到半个小时了。
女儿一进舞蹈教室,我犹如卸下千斤重担,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呼——!
回去的路上,两个声音在脑袋中说话,“这么冷的天,那么小的孩子,还得去上舞蹈班,真可怜!不如请假,不去了”,“那可不行,学习必须持之以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可取”!
“孩子不想去就算了,大周末让孩子哭哭啼啼的,不学也没什么”“孩子还小,不知道有一项特长的好处,等长大了她会明白家长的良苦用心的”。
“迟到了不要紧,饭总得吃好,不然对身体不好,孩子正长身体呢!”“不能总是迟到啊,要让孩子从小树立时间意识,要不将来会吃大亏的”。
……
毫无原则的前一句,是我在家当妈妈时常想的,上纲上线的后一句,是我在学校当老师时常说的。同一个人,立场不同,对同一件事,看法就大不相同。
做家长的都太徇私,所以显得毫无原则!做老师的太过讲理,所以显得不近人情!我拥有这双重身份,所以可以自由切换,可当老师的家长毕竟是少数,所以我们当老师的,可以多站在家长的立场上看问题,与家长多沟通,体谅他们的无奈,体谅他们的爱子之心。
关系大于一切!你所说的,都是家长想的,他们就会积极的配合你!沟通才是家校合作的不二法宝!这次身份叠战,我思有所得!
(后续: 11:30接女儿下课,快乐的小鸟看到我就飞过来,叽叽喳喳说个没完。“妈妈,下次你早点叫我,我再迟到就会落后的”,“老师表扬我跳的好!”“老师说我背挺的越来越直了,你看直不直”,看着她努力挺背的笑模样,我知道早上的事儿翻篇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