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诗词大会古诗新读诗友会
莫怨他乡暂离别,知君到处有逢迎。

莫怨他乡暂离别,知君到处有逢迎。

作者: 古诗新读 | 来源:发表于2019-06-06 08:57 被阅读6次

夜别韦司士

高适  

高馆张灯酒复清,夜钟残月雁归声。

只言啼鸟堪求侣,无那春风欲送行。

黄河曲里沙为岸,白马津边柳向城。

莫怨他乡暂离别,知君到处有逢迎。

赏析

首联写馆舍夜宴。首句点高馆张灯夜宴,酒清香洌,见待客之殷勤,次句连用“夜钟”“残月”“雁归声”三个与夜间及别离相关的意象,既显示时间之推移与宴席时间之长,又渲染浓郁的别离气氛。三种意象,或诉之视觉,或诉之听觉,但都带有凄清、寂寥的色彩韵味。    

颔联明点送别。上句用典,“啼鸟堪求侣”,是说庆幸自己能够结识韦司士这样的才士为新交。“啼鸟”虽非实写,却关合春天的季候,与下句“春风”,一虚一实,正成对应。下句实指韦司士在这美好的春天将要离此继续前行。不说朋辈送别,而言“春风欲送行”,将“春风”人格化,写出了朋友送别的温煦情意,设想新颖,诗味浓郁。妙在上下两句的开头,分别用“只言”“无那”两个虚词相勾连,既突出渲染了“乐莫乐兮新相知”的喜悦和乍会旋别的无奈,又构成了一气旋折的意致韵味,在流利俊逸的语调中蕴含着浓郁的人情味。吟诵品味这行云流水般的诗联,眼前会鲜明地浮现出诗人风流俊赏、神采清逸的自我形象。  

颈联是对韦司士行程所经的想象。唐时滑州州治白马城在黄河南岸。韦司士离此北去,头一站便是黄河岸边的白马津渡,故别后行程首先便写到“黄河曲”“白马津”。这一联写景,只用淡笔轻点,不施浓墨重彩,不加渲染刻画,但却显现出一种天然的风韵。评家或讥其景中无情,实则诗人此处并没有着意寓情于景,他只是要通过轻描淡写来构成一种摇曳生姿的情致。黄培芳说它是“盛唐高调”,倒是比较准确地道出了它的浑成自然而不刻露的韵致。  

尾联是对被送对象前路的祝愿,反结“别”字。“他乡暂离别”、“到处有逢迎”,说明韦司士此次在滑州是途中暂时停留,前路尚有逢迎与离别,就像在滑州有短暂的聚会与别离一样。但诗人却以体贴对方感情的口吻说:“希望韦司士不要因他乡的这次暂别而怨怅,因为前路方长,我深知你的为人和才名,你到处都会受到当地主人的热情接待与欢迎。”这就不但将伤别化解为对前路处处有逢迎的热情祝愿和乐观展望,而且对韦司士的为人作了热情的赞颂。这样的结尾,充满了乐观的情调,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气息。

相关文章

  • 莫怨他乡暂离别,知君到处有逢迎。

    夜别韦司士 高适 高馆张灯酒复清,夜钟残月雁归声。 只言啼鸟堪求侣,无那春风欲送行。 黄河曲里沙为岸,白马津边柳...

  • 莫怨人生有离别

    人生有太多的悲苦,生离是悲伤,死别是酸楚。愁完这事愁那事,无尽的折磨。也许一直会这样,直到生命的尽头。 不要抱怨不...

  • 无题

    莫怨年少多踌躇 须臾人老无少年 莫怨人生有离别 游子终归独定身 莫怨相思无红颜 安能断愁鸳鸯宿 莫怨久雨未逢日 泥...

  • 清明引·告君知

    又到清明日,孤坟诉别情。 寂寞常伴君,梦盼相逢迎。 旧债时无报,恐君怨与痴。 来生当相还,东风晓君知。 常念往昔好...

  • 卿莫怨

    卿莫怨 怨斩泪竹 酒未寒 卿莫怨 怨破焦尾 萧未倦 卿莫怨 怨锁朱门 霭未散 卿莫怨 怨惹春心 君未还 卿莫怨 怨...

  • 离殇

    聚散终有时, 离别怨杨柳。 莫叹前路难, 天高任鸟飞!

  • 寒梅怨北风 不解情意还摧残 离人怨明月 暂满还亏 我怨君 不愿不愿 与我长相守到白头

  • 一念风起一念云涌

    离别苦作酒 他乡莫泪流 风卷残云散 杯满待月明

  • 盼雪终来

    是夜西风告我知, 云君莫怨雪花迟。 此来了却心中愿, 定与红梅同入诗。

  • 无题(汝若林鸟)

    汝若林鸟 曾踏歌逐 求之不得 生平所愿 释怨消结 两厢莫憎 拾旧归友 喜乐逢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莫怨他乡暂离别,知君到处有逢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uqy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