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孔子说:“先天本质胜过后天教化就粗野,后天教化胜过先天本质就死板。后天教化和先天本质配合适当,才是君子。”
质:天然的,无修饰的,指天性本真的品性。
文:有文采的,修饰的,指后天文化规则道义等教育灌输下的。
史:朱熹:史,掌文书,多闻习事,而诚或不足也。
《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编篆而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
南宋朱熹取《礼记》之《大学》《中庸》篇,分章注释,与《论语》《孟子》合为“四书”,作为官学书籍,科举指定书目,成为历代儒家学子首要研习之书,对历代文教产生极大影响。
《论语》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语言简练,浅近易懂而用意深远,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