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日日谈 第72期

作者: wuhuaping9807 | 来源:发表于2020-04-30 17:06 被阅读0次

《论语》日日谈 第72期

本章为《论语》:雍也篇第六篇十八章

【原文】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①,然后君子。”

【注释】

①文质彬彬(bīn):文质配合适当。

【翻译】

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难免显得粗野,文采超过了质朴又难免流于虚浮,文采和质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才能成为君子。”

【解读】

        这是孔子的传世名言。它高度概括了文与质的合理互补关系和君子的人格模式。文与质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未经加工的质朴是朴实淳厚的,但容易显得粗野。后天习得的文饰,虽然华丽可观,但易流于虚浮。

      质朴与文采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同样重要的,只有文、质双修,才能成为合格的君子。孔子的文质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实践,成为中国人“君子”形象最为鲜明的写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君子的修养有两个部分,一是学习“诗书六艺文”;一是躬行实践。在前一方面,他大概可以和其他的人相比,但在后一方面,他也还没有完全成功。关于“君子”必须兼具此两方面,以下这一段话表示得最明白:“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此处的“文”字涵义较广,大致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化教养”,在当时即所谓“礼乐”,但其中也包括了学习诗书六艺之文。“质”则指人的朴实本性。如果人依其朴实的本性而行,虽然也很好,但不通过文化教养终不免会流于“粗野”(道家的“返璞归真”,魏晋人的“率性而行”即是此一路)。相反地,如果一个人的文化雕琢掩盖了他的朴实本性,那又会流于浮华(其极端则归于虚伪的礼法)。前者的流弊是有内容而无适当的表现形式;后者的毛病则是徒具外表而无内涵。所以孔子才认为真正的“君子”必须在“文”、“质”之间配合得恰到好处

相关文章

  • 《论语》日日谈 第23期

    《论语》日日谈 第23期 《论语》日日谈 第23期 本章为《论语》:里仁篇第十四章 【原文】 子曰:“不患无位,患...

  • 《论语》日日谈第12期

    《论语》日日谈 第12期 本章为《论语》:先进篇第22章 【原文】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

  • 《论语》日日谈 第47期

    《论语》日日谈 第47期 本章为《论语》:公冶长篇第21期 【原文】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①:邦无道,则愚...

  • 《论语》日日谈 第51期

    《论语》日日谈 第51期 本章为《论语》:公冶长篇第25章 【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①,丘亦...

  • 《论语》日日谈 第66期

    《论语》日日谈 第66期 本章为《论语》:雍也篇 【原文】 6.12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①,力不足也。''子曰...

  • 《论语》日日谈第5期

    《论语》日日谈 第5期 吴华平新解 本章为《论语》:学而篇第一章 【原文】 1子曰①:“学而时习之②...

  • 《论语》日日谈 第33期

    《论语》日日谈 第33篇 本章为《论语》:公冶长篇第七长 【原文】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①,从我者,...

  • 《论语》日日谈 第26期

    《论语》日日谈 第26篇 本章为《论语》:里仁篇第26章 【原文】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

  • 《论语》日日谈 第113期

    《论语》日日谈 第113期 本章为《论语》:泰伯篇第八篇十三章 【原文】 8.13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

  • 《论语》日日谈 第55期

    《论语》日日谈 第55期 本章为《论语》:雍也篇第一章 【原文】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①。” 【注释】 ①南面: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日日谈 第72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kltg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