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达能力差,不是一个很感性的人。这个能力不断书写和观看模仿才能有提升,还需要不断积累自己的素材和打开视角
2.输出几十篇内容的时候就感觉没有什么可写的了。我一直感觉我是有些追求的,可是脑子里的确没什么东西,还是要认清现实,不断学习
3.自己写的笔记自己看的懂就行了,但是要给别人看,就要注意文字表达了,这个有些费时间,只能说我写的太少了
4.编写效率低,一方面是主题获取和定位能力弱,另一方面是书写能力差。思想没结构,表达无效力
5.简书上真的是写什么的都有!刚开始我连续看和刷了好几天。这也点赞,那也点赞(当时连点赞是什么作用都不太清楚),后来验证了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
这句话,这些内容有很大的重复性。既然我感觉没有意思了,我就把简书当工具了。
为什么会有记录这回事
1.记录重要的事是人的天性
2.自己记录后是建立自己的数据库
我一直会做笔记,摘抄、读书笔记、想法、观点梳理等主题。刚开始学生时代记录了,24开和16开的纸质本都使用过,也有几本。记录的原因一是感觉这些内容比较重要,总要有些代表经过的痕迹吧,又是需要不断回去查找,提高效率。后来发现这些本子不易保管,同时多了后也不便检索。索性我又重新再重新不断重抄录,不断去粗取精。最后现在只剩下了一本24K的本子内容和大概0.5mm的其他附页。现在我是再也不看了,因为那里的内容都过期了。在这个过程中我慢慢发现了建立体系的重要性。
然后发展为了电子笔记,便签、云笔记,这个效率就很高了。这个过程很依赖所处的时代,一下就发现云笔记很重要和方便。使用云笔记一方面容易书写,容易重新排版,另一方面容易检索,同时这种记录方式也安全小巧。
初步认识自己
日记记录有了好几年了,发现的确是个不太自律的人,思想和行为没有一定的连贯性,很多事无过而终。然后又是一段漫长的思想漂流。当自己真的步入社会了,发现很多事还是要靠自己去推动,去努力。
我一直认为自己不聪明,也不算特别勤奋的那种人,还什么都想要。我感觉这就有些问题了,我需要认识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我就又开始梳理记录,发现我的确只是想法太多,行动太少,行动的连续性也不够高。我想与大多数人同样的努力却希望有不同的结果是个需要改变的思维。就像我的学生时代数学不好,不好到我感觉我的数学不好,逻辑也比较差,导致我感觉算的不对,我就验算,结果可能3次结果都不一样!那时我就想没法了,我就认定这是一道过不去的坎。要突破非要大力气不可,同时这个力气也不是我想做就能做到的,果然到了毕业后我就认定这个坑可能填不满了。然后我就继续开始我的思想漂流了,只能有时在某一确定的目标下作完整的记录。
开始简书
我的记录本来就是从纸质化到电子离线化再到云同步版。纸质化是不方便,离线化是不安全,同步版是都行了。但是一个笔记哪能有什么意思,搞不好我就不想记了。或是不认真,那也是没什么效果的。我就开始注册了一些博客账号。但是我发现这些博客都有一个特定的主题,我没有这么多想法,也输出不了这么多内容。但是无处输出就代表没有输入,没有输入就没有成长。同样是一天,这样的结果我就有点不开心了。我就开始一边梳理已有的一些的内容,同时边阅读边输出。这个内容的确有些艰难。毕竟你知道什么和能说出来是两码事,然后写出来又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我就发现我的效率就很低。一方面主题建立和衍生能力弱,文字表达力差。时间稍稍有些空余的时候我发现了简书这个平台还是不错的,主题比较多,页面不复杂,广告也比较少。所以我就开始了我的又一次尝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