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教伦理学的老师简历介绍很曲折,从一个不入流的二本院校考入985高校的研究生,又考入另一所高校的博士生,最终站在了大学的讲台上。他说学哲学的人心里是异于常人的,要憋鼓劲儿,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坐在讲台下的我有些麻木,想起高中班主任对我们说过:“没有谁想平平淡淡的过这一生。”可又有几个人的人生是轰轰烈烈的呢?只不过有人活着是为了谋生,而有人将谋生过成了生活。于是励志话语成为了那些成功人士的托辞,让那些还在谋生之路上苦苦挣扎的人好生羡慕,更加拼命卖力,想赚钱过上生活,活的苦不堪言。但,如果从开始,你就将自己想错了呢?
不妨试着,把自己当做无法发光的石子,会不会觉得肩头一松,连呼吸都通畅了许多?有人会说,这么不上进的想法,只会让人消极落后。可你是否知道,自卑是会击垮一个人的。
我读的高中是我们城市最好的一所,全市的人才几乎全部汇集在此。我显然不是那些人才。我的入班第一次考试以倒数第二收场。当时看到成绩的我像遭了雷劈一般,我觉得我是天底下最笨的孩子,没有之一。接下来一个学期的倒数排名将我我深深锁死在“自卑”的笼子里。分科时,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文科,试图摆脱这难堪的位置。却没料到,此后两年,自卑深深地刻进我的骨头里。
班里卧虎藏龙,有的同学能够就中美关系侃侃而谈,有同学的外语试卷分数漂亮的让你只能惊叹,有的同学对历史的研究连老师都对他连连称赞,另眼相看。当时我坐在后排,总喜欢时不时地抬头看向前面,那种奋笔疾书,努力拼搏的背影。我总是在想,要是每个人都会发光的话,那他们身上发出的光芒真亮啊,亮到将我那微弱几乎渺小的光芒全部遮盖住了。
我只好拼命的去追,高中那三年,谁也不肯认输。当时我一直觉得我是颗钻石,于是我拼命去想截取别人身上的光,拼凑在自己身上。不幸的是,我没有变成更耀眼的自己。浑身上下,没有一处光是真正属于我的,我丢掉了我自己,连最初的那点光都不见了。这不是件好事情,我不解,明明,我是在向别人的长处学习啊,怎么会是个坏结果。
上了大学后,我慢慢地想通了,说不定,最终的我,就不是个钻石呢?因为差距太大,所以看到别人呈现给你的太多优点。对别人来说,优点是他的增分项,但对你自己,未必让你蜕变。只因自卑在你心里不停地催促你:“快点啊,快一点!”你就急急忙忙的去寻觅那发光的钻石,根本不顾自己是否需要,更忘记低头看清楚自己是颗石头。
我写这篇文章并不是为那些努力想退缩者找一个借口,而是想提醒那些和我一样曾深陷沼泽中毫无方向的人,不要一味羡慕别人的成功,不要被别人的光芒闪瞎了双眼,找准自己的位置,在努力也不迟,最好的你就在不远处等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