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元宵节,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
今天因为过节,所以我们很早就下班了。
回到家中,给母亲打个电话了。电话那头母亲说她正在院子里,给各个门口“送灯盏”。母亲问:“你们洛阳送灯盏吗”?我笑了笑答:“洛阳不送灯盏”。
“送灯盏”是在我们老家元宵节特有的一种最具有仪式感的活动。
记得小时候,灯盏是自家用面制成的面灯盏。用玉米面或是白面蒸成,形状如碗。使用时用棉花搓成灯芯,将油盛于凹窝中。
到了正月十五晚上,将所有灯盏点燃,送放于院内院外各个房屋的门口,每个门口左右各放置一盏。其余像厨房灶台、井边、羊圈鸡窝等处均要放两盏。
待到家里的灯盏全部放置妥当,还要往祖坟上“送灯盏”。每座祖坟放两盏灯盏,然后行跪拜礼,以示缅怀先人,不忘祖辈养育之恩。
正月十五晚上漫山遍野的烛火,星星点点,蔚为壮观。
记忆中元宵节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候,每个孩子人手打着一个灯笼,三五成群,走街串巷。一边走,一边不停地哼唱,“灯笼会,灯笼会,灯笼灭了回家睡……”。
那时的灯笼都是用纸做的,有圆柱形可以折叠的,可以像手风琴一样展开,有椭圆球形的,中间夹有公鸡金鱼形状的。里面插上半截红蜡烛,点燃蜡烛,朦胧的烛光透过薄薄的纸随风摇曳,
这时会有大点儿的孩子故意忽悠小孩子,“你灯笼下面有只蝎子”!小孩子不明就里,便掀起来看,灯笼便呼呼啦啦地着火烧毁了。
当然还有小伙伴们一起相约碰灯笼,看谁的灯笼结实耐撞。然而最终大多以灯毁笼亡而告终。惹得孩子们哄堂大笑,久久不愿散去。
如今纸灯笼早已被各式各样的电子灯笼所取代,面灯盏也已经变成了两根小蜡烛,而陪你碰灯笼的小伙伴,早已消失在茫茫人海,而家乡也成为了回不去的故乡。
唯有记忆中童年那盏泛着微微烛光的纸灯笼,藏在内心深处,永远无法忘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