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7.1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7.1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作者: 超级赋能王张胜萍 | 来源:发表于2020-08-21 20:07 被阅读0次

7.1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孔子说,我只是传述前人的思想,相信古人,喜好古籍,可以把我比作老彭吧!

张居正注解说,老彭,是一位著名的贤大夫。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修先王之道,以教万世。但他不敢以作者之圣自居,说我只是记述前人的思想罢了,没有一件是我的。

大凡天下之事,都是前人已经做过,后面的人传述。或考之方册,或重加发明。

古人说的发明,这个词本意,不是今天说的发明创造新东西,而是重新发现,重新把它弄明白、讲明白。

“述而不作”,是认识,是态度,也是创意方法论。

做创意工作,该自己创造了吧?要有创意呀!

非也,毕加索说:“优秀的艺术家模仿,伟大的艺术家剽窃。”

述而不作,重新发明,就是创意方法论。

️️赋能王解读️️

大家早上好。

日更演讲,成就梦想。

写作加演讲,七倍速成长。

越付出,越富有!

昨天早上,我们解读了论语雍也篇的第29章,也就是这一篇的最后一章。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说的就是子贡问,如果能广泛地施惠于民并且能赈济大众,可以算仁人了吗?孔子说,你这岂止是仁啊,简直已经达到了圣的境界了。

那怎么是仁呢?

他提供了一个方法论,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换句话说,将心比心。从小事做起,你想要的别人也想要,那么你想办法帮助他们,你想达到的别人也想达到,那你想办法成就他们,这就是仁啦。

简单的回顾了一下昨天,今天我们开始新的篇章,叫述而篇。这一篇是述而,而我们学习论语第一篇,大家还记得什么吗?叫学而篇,这一篇和第一篇是有紧密的联系的。

相当于是学而这一篇的注解,并且连带发挥前面六篇的内涵引申了学问之道,述就是叙述、记述的意思。

先看原文。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在这里提到了两个字:老彭,我先简单的介绍一下。

关于老彭有好几种说法。一种说法,他是中国的一个著名人物,叫彭祖,活的非常长久,据说活了是800多岁,贯穿从尧一直到商朝。

这个人封于彭城,就是今天的徐州(徐州又名彭城),他已经成为中国的神话了,成为一位神仙人物了。刚才我查了一下百度这个人是黄帝的八世孙。

帝尧的时候生,在帝禹的时候死,好像应该活了是140多岁,但是他建立大彭国是从帝禹的时候就有,一直到了商朝才亡,八百多年。所以说彭祖活了800多岁,不是指他本人活了800多岁,而是指他这个国家一共了800多年。

那他有什么特点呢?一个是长寿,符合中国人想长寿的特点,另外他还是养生的鼻祖。关于他的消息太多,我就不在这里多说了,因为他不是主角。

总而言之,大家知道他很厉害就是了,孔子把他自比老彭就可以啦。

大家想一想,当时诸葛亮曾经自比于管仲、乐毅,之所以自比,就是因为这个人是他自己当时心目中比较向往的。

关于老彭,还有人认为他不是一个人,是两个人,分别是老子和彭祖。具体是谁已经不重要了,大家知道就可以了。

下面我们重点讲“述而不作”和“信而好古”。

孔子说,我只是传述前人的思想,相信古人,喜好古籍,可以把我比作老彭吧。

张居正注解说,老彭是著名的贤大夫。孔子做了什么事儿呢?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修先王之道,以教万世。

孔子删诗书,诗书指的是《诗经》和《尚书》。孔子收集了很多历史古籍材料,把它进行整理,留下对我们有用的好的东西,而把不好的东西、糟粕给去掉,让我们的文化正本清源。

大家知道,诗,当时孔子收集了那么多民间的诗,最终只留下了305篇。其他他认为不好的,都去掉了。

书也是,书是《尚书》。《尚书》第一篇是什么呢?是《尧典》,是从尧开始的。

那大家说在此之前就没有人了吗?就没有历史了吗?

不是的,之所以从尧开始,就是因为尧这个时候孔子还能够考证。再往前比如说黄帝,伏羲等等,那都是神话传说了,已经无可考证了,所以就不从那里写了。

定礼乐就是把礼定下来,把乐就是音乐,肯定过去也有谱曲,给它整理发布出来。

赞周易是什么意思呢?

大家知道易经分为《连山易》、《归藏易》和《周易》。《连山》和《归藏》其实已经失传了,只有周易了。

那周易只是看易经本传你是看不懂的,孔子给做了《易传》,也就相当于易经的注释,这才使《易经》发扬光大。

据说《春秋》就是孔子作的,有人说不是。那左丘明是作的《左传》,相当于是春秋的注释版,这里大家不一定知道。

修先王之道,哪个先王呢?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就是从尧舜开始,向他学习效仿,后来特别尊崇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因为周公是孔子的偶像,周礼就是由周公定下来的,他加以整理,重新规范。

这就是述而不作,就是我这些东西都是前人的,没有我自己的,我只是把古代这些智慧,这些好东西把它记录下来,传之于后世,并没有发明什么新东西啊,没有什么东西是我的,其实这是一种非常谦虚的说法。

说到这里,大家一定要想一想,我们现在碰到的事儿有多少是新鲜事儿呢?大部分都是前面的人都经历过了,并且都有一定的方法给予解决,我们现在做的只不过是历史的重演罢了!很少说在我们身上才发生的,以前从来没有发生过,没有!大部分都有前人的经验,我们如果是学习,比如说学习历史,以史为镜?可以知得失嘛!

就是我们不要因为认为这些东西都是我新发明的,新创造的,不是的。很多东西前面都已经有了,你如果说去学习的话,这些智慧你就从他人手里就得到了,没有必要非得去踩坑。

另外一个就是发明新解,什么是发?什么是明啊?那过去我们一般会认为发明就是创造新东西吗,其实不是的。

所谓的发明就是重新发现,整明白,弄明白,叫发明。这是华杉解读的,我觉得也是非常有意思的。

孔子通过学习,通过向多方考教,把原先已经存下来的好东西重新发现,然后整明白,传之于后世,这就是发明。

为什么孔子在中国在世界有那么高的地位呢?就是因为他做了这件事情,把文化传承下来了,而正是由于有了文化传承,才有了中华民族的绵延不绝,历经历朝历代中各种困难而不倒。

像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其实他们现在还有没有啊?有,但文化已经没了,印度现在已经没有印度古文化了。埃及也不复辉煌,只剩下一个金字塔,巴比伦也就是现在的伊拉克地区,战乱丛生,哪里还有什么文化呀?所以说我们要感谢孔子,述而不作。

接下来,我们讲一讲信而好古,信是表示我们是真相信,不是你说我信不信?我信啊,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真相信就真去做,这就是我们说的,认知决定选择,选择决定命运。我既然如此的相信,那我就去做,做成典范,言行一致。

在这里提醒大家一句,就是我们很多时候会说要用批判的眼光去学习,这样对不对啊?是有一定的问题的。我们刚开始学的时候,最好是先相信,照着去做,不要刚开始就怀疑,刚开始就怀疑你就心不诚了,你还怎么学的进去呢?

你认为它好,能帮助到你,那你就好好的去相信,践行,在过程中出现问题,我们可以随时调整,做微调,而不是去否定它,如果说你刚开始就奔着否定它的目的而去,那么你肯定是学不好的,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的时间都很宝贵,如果你不相信,你就不要花时间,不要浪费精力了,把宝贵的时间用在你真正相信并且能够出成果的地方去,这才是正确的方法。

关于述而不作,再讲一讲。

述而不作是认识,是态度,也是创意的方法论。

就是说,我们今天的学习有个最大的毛病就是追新逐异,老是想学新东西,或者要有自己的追求。

作而不述,就是别人已经讲的很清楚啦,你非得要换一个说法,说别人不对,自己瞎说一通,显得自己有本事,这个毛病叫有胜心。想胜过前人,胜过别人非要改一改,这样不对这是一定要注意的。

毕加索说:优秀的艺术家模仿,伟大的艺术家剽窃。

我最先听到这句话适合核聚讲的。核聚说这句话是乔布斯说的,其实不是,其实是毕加索说的。

他这句话也不是说让你去剽窃别人的作品作为自己的,而是你要先去模仿,先去把前人的优秀的智慧变成你自己的,当你掌握了以后,自然会创新,而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

奥格威说,Search the world and steal the best!到全世界去搜寻,把最好的偷来,其实也是说的这个意思哈。

述而不作,重新发明就是创意方法论,大家要记住,发现弄明白。就像我们论语似的,论语需要我们怎么样吗?我们发现它的好,并弄明白,这就是功德一件啊。

说到这里啊,我再给大家说一下。

我们时常会引用别人的东西,要注意注明出处,不能真的剽窃,把别人当成自己的。

你比如说现在有很多书,最后都有一个参考书目,说我这个是参考哪里,那个是参考哪里。比如说我引用唐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李白的,注名出处,或者说是孔子说,老子说。

不要把什么东西拿过来,自己也不注明,这样的话别人会觉得你不道德。

放在现在社会来讲,叫做尊重知识版权。如果你不尊重知识版权的话,有可能是要吃官司的,大家明白了吗?

再解答一个疑问,其实也是我的疑问。那为什么孔子说我要把自己比成老彭呢?不管是老子和彭祖,还是只是彭祖。是因为彭祖或者老子,他们都在讲述传统文化,而且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态度。

在这里是等于做了一个自我幽默。我没有什么了不起啊,只不过就是个老古董而已。

这样说,大家明白了吗?好的时间也到了哈,我就不再耽误大家的宝贵时间了。

明天早晨六点半,我们来继续解读下一章,是做学问的态度和教学的精神。子曰:“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具体什么意思?请大家明天早晨六点半现场聆听,并积极回馈。

相关文章

  • 述而第七

    7.1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7.2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

  • 述而篇~第1~3章

    7.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7.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读史明智077】论语系列之六十二

    7.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7.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论语节选《论语·述而》

    7.1: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7.2: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述而篇第七

    7.1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7.2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论语打卡第十七天(开启述而篇)

    7.1: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7.2: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30天共修《论语》抄书学习第30天

    7.1: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7.2: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学习《论语》第2⃣️7⃣️天

    学习内容: 7.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7.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

  • 述而第七 共38言

    7.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7.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7...

  • 论语:述而第七

    7.1子曰:“述而不作①,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②。” 注释 ①述:传述已有的成果。作:创立新说。②窃:私下。在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7.1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uypj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