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普遍人都认为,孩子的学习是从进入一年级正式开始,成绩单直接表明了孩子学习的好坏。
教育界普遍认为,一年级是孩子最关键的时期,只要从一年级开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孩子以后的学习成绩一定会迎头赶上,但是一年级是真的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时期吗?
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在0~6岁时期,家长们普遍认为这一段时期的孩子,只要吃好、喝好、玩好就是最大的幸福。所以他们拼命的忙于工作,把孩子留给年迈的老人,等孩子到了学龄期,进入学习阶段,他们才会教孩子接到身边学习。但这一时间已经错过了孩子黄金的学习时期,因为人的智力发展不仅局限于学习,还在于他的语言能力表达,逻辑思维能力及情绪控制等各个方面。
进入一年级的孩子,大家细致的观察就会发现,成绩好的孩子他们自身来说,在逻辑思维方面、语言表达方面、自控能力等方面往往由于成绩一般的孩子。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这与孩子6岁之前的生长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孩子的语言学习是6岁之前建立的,词汇量越大的孩子,他们的理解能力就越强。词汇量完全取决于父母早期对孩子的教育,比如说我们在平常生活当中,经常向孩子讲解周围环境的状况,以及着各种物品的名词,孩子的记忆里会让他们更加的适应所处的环境,同时也会刺激语言的表达。
曾经有两个小孩,他们都是耳朵有问题 听不到外面的声音。在他们七、八个月时,分别进行了耳蜗植入手术,但是最终的结局是,一个孩子上了普通的学校,他和正常的孩子一起学习、一起玩耍,并且成绩也很突出,但是另一个孩子最终却只上了残疾人的学校,并且智力检测远低于正常的儿童。那么是什么导致这两个孩子会出现这么大的差距呢?
主要是由于环境导致的,两个孩子都是在七、八个月之前,完全听不到任何声音 ,所以他们七、八个月之前,他们与外界没有任何言语的交流。但当他们植入人工耳蜗后,上普通学校的孩子家长,他们经常给孩子讲述身边发生的事情,并且很关注孩子的成长,一有空闲时间就陪伴在孩子的身边,给他讲解周围发生的事情,经常性的同他讲话,引导孩子自我表达。
而上残疾学校的孩子家庭里呢?他的父母经常忽视孩子,而他的哥哥姐姐也不理会这个年幼的弟弟,孩子经常是在自我的世界里成长,他与外界没有过多的交流,所以对这个社会认识很少,语言对他大脑的刺激缺乏,从而导致他的智力各个方面都低于同龄儿。
所以说6岁之前的教育决定了孩子将来学习的好坏,与其让孩子挣扎于兴趣班之间,不如我们在6岁之前给孩子真正的早教。
那么我们如何去做呢?
多陪伴孩子
不管在任何的教育书上,都有提到陪伴这个词,在教育这个问题上陪伴孩子是多么的重要,但是我们现在的陪伴往往缺乏了质量,虽然陪在孩子身边,但是家长却自顾自的玩自己的手机,没有关注孩子情绪的发展。这样的陪伴不要也罢。
我们所说的陪伴是丢下工作,丢下情绪包袱,完全投入于与孩子的交流之中,我们应该陪伴孩子玩耍,在陪伴的过程中引导孩子多开口,多表达,让孩子的词汇量在玩耍的过程中,逐渐积累,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随时观察孩子的行为举止,发现孩子的优点,补缺孩子的不足之处。等到6岁时,我们想要改变孩子的行为习惯:已经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所以习惯要早早的养成,三岁之前尤为重要。
体会孩子的情绪,达到共情的交流。
当我们陪伴孩子时,我不能不能以自己的主观意识来要求孩子,不应该干这个,不应该干那个,你应该去干什么或者你应该怎么做等这样命令的口气和孩子说话。比如说我们在给孩子讲绘本时明明讲的第一个故事,但是孩子还让我们再讲一遍,家长就觉得讲了一遍了应该继续讲下一个,会对孩子说:“讲过了,还听什么,我们应该讲下一个。”这就是家长以自己的思维模式来断定孩子的需求,没有达到共情的目的。正确的做法我们应该是引导孩子:“宝宝是觉得前一个故事很好听,还想再听一遍是吗?下次你就可以对妈妈说,很好听,还要再听一遍。”
这样做的目的是引导孩子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想法,提高孩子在与人相处中,与人语言方面的交流能力。
注意自己的语言及个人习惯
三岁之前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完全取决于父母给予的词汇量,其中95%的语言与父母的生活语言相同。
有相关数据表明,儿童4岁进入幼儿园小班之前,高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之间,都已经积累了高达3200万的词汇学习差异,低收入家庭孩子掌握的词汇量只有高知家庭孩子的1/2。
可见孩子的差异在于父母语言的教育,这个在三岁之前表现得尤为明显,所以说在三岁之前我们要尽可能的给孩子说,我们尽量要使用物体的名称,不要用这个、那个这样的代词与孩子说话。言语的刺激是对大脑发育最好的教育,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交数学穿插于我们的交流之中,比如说给孩子扣扣子的时候,我们可以说一颗扣子、两颗扣子、三个扣子。或者在给孩子换奶粉的时候,我们对他说:“妈妈在给宝宝充奶粉,你和妈妈一起数好不好,看宝宝喝几勺,一二三四五。”让宝宝跟着你的节奏也数着。
教育孩子真的是一门很深的学问,那我们在这条道路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