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陪孩子长大(李子勋亲子关系36讲一28)

陪孩子长大(李子勋亲子关系36讲一28)

作者: 暖阳_1332 | 来源:发表于2017-12-01 17:52 被阅读0次

    陪孩子长大·第四章:长大成人

    28.拓宽成功之路

    2017-12-01 中国心宇心理网

    第四章:长大成人

    28.拓宽成功之路

    有一些父母抱怨,孩子对自己的要求很低,认为上大学没用,当个小老板就行了。其实我们不能说这样的孩子就不好,这和不想学习的孩子是有区别的。比如说,孩子要成为一个小商店的老板,以后想做大老板,这说明他急切地想成功,证明自己。孩子可能认为读高中、大学、研究生、博士生,出来都老了,只想像比尔·盖茨一样自己创业,不明白为什么爸爸妈妈不能认同。这一方面与父母用普遍性在思考,而拒绝特殊性,或不相信奇迹,不信任孩子有关,另一方面还和社会文化有关。自科举制度以来,大家都觉得跳龙门、中状元才是光耀门第的事情,认为每一个孩子都必须走读大学、进大企业这一条路,另外的路都是不成功的。

    一个多样化的社会提供了很多成功的可能性,不仅仅是读书。在美国和欧洲,很多孩子并不是先上大学的,有的上了大学,也会工作、生活,慢慢地去修学分,最长的在北欧一些国家可以修十年才拿大学文凭,但是这十年他都在工作,或者自己成立公司,体会生活。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国际化,一个成熟的社会必然要倡导多元成长的方式,并不一定非要鼓励每一个孩子都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学,一定要去哈佛才是有出息。这种传统文化给青少年带来的压力太大,杜绝了孩子的其他选择,给了父母比较狭窄的视觉。家长可能有家长的理由,如果孩子没有学到足够的知识,将来就只能给别人打工,怎么在社会上立足呢?事实上,孩子追求知识的路是永远没有止境的。一个十六岁或十八岁的孩子开始打工创业,也许二十岁会去读大学,读夜大,甚至出国深造,都有可能,他在生活中遇到困难,自然会回过头来想真正需要的应该是知识。

    社会技能不见得是在学校里面学到的,很多技术工种甚至包括艺术都是社会传承的。文化多样性决定了家长要打开视觉,衡量孩子能力的关键是看他是在逃避还是在发展,有的孩子高中毕业以后不想马上上大学,而想投入现实生活去奋斗,他觉得自己充满了无限的力量,有的孩子只想躲在家里面玩游戏,不想去工作,不想去学习。家长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孩子想工作,要知道他究竟为什么要工作,是不是特别在意自己的权力。家长可以用间接的方法告诉他:“其实你还是在逃避,只是利用了工作作借口。”如果孩子真有成长的计划,内心有成长的模板,家长应该跟他讨论,有多大的可能成功,如果要成功的话,还需要做什么?指导孩子认识到他现在想成功的可能性太小,还要读完大学才行。这种方法给了孩子自己选择的机会,对孩子来说就和一刀切的拒绝完全不一样了,孩子也更容易接受。孩子想马上成功,成为重要的人,常常是欲速则不达,因为他的基础不够,储蓄太少,能力太差,他的理想难以实现。家长要帮助孩子来完善他的计划,帮他少走弯路。

    孩子在学校有三个基本功能,一是学习,增长知识。不管爱不爱学,或多或少总是会学到一些东西,尤其是文字和算术,总不能一个东西都不会写,一张报纸也不能读。第二就是学会与人交往,学校是同龄孩子聚集的地方,起码要学习和同龄孩子的交往,并通过模仿学习到父母没有教给自己的更多的品质。待在家里不能锻炼交往能力,过早与社会接触更不利于心身成长。学校还有第三个功能,不仅仅传授知识,还能教导做人的道理。学校会教导孩子成为有道德感的、正直的、对国家有用、符合主流文化价值体系的人,这是为了孩子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父母不管多么全能,也不能替代上述三个功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陪孩子长大(李子勋亲子关系36讲一2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vbw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