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智库百科上说,时间颗粒度是一个人安排时间的基本单位。通过时间颗粒度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职业化程度。在商业世界中,恪守时间是一项最基本的要求。

我们对时间的感知,掌控能力,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们的职业水平,能力高低。往往对时间要求越严格的人,就越是对自我要求更加严格的人,做事情,也相对于其他人更加严格一些。
我曾经觉得时间不需要规划,他只是我们人为的一个刻度而已,我们真正要管理的是我们的精力。精力管理大于时间管理,将最重要的事情,放在精力最好的情况下完成。也许,这个理念在一开始对于我来说是可行的,可是当随着事情越来越多,事情越来越细,我就发现,精力管理是一种理想化的假设。我们每天都是流动着的,我们的精力也是。也许在某一段时间,你在早上特别精神,但是有时候你会在晚上特别精神,渐渐的,你会发现,精力是一种随机慢步的概率不可控游戏。当然,绝大多数时候,早上刚起来的时候,我们的精力是最为饱满的,也是最能承担重要工作的时段。
可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我们每天的工作基本上是恒定的,可是我们无法指定精力在什么时段总是充沛的。换言之,当我们精力不好的时候,情绪不好的时候,我们的刚工作就不要做了吗?我想,这是荒谬的,做为一个职场人来说,我们没有游手好闲的权利。无论你昨晚休息的好不好,精神状态怎么样,今天的工作都必须完成。那么此时,用时间来鞭策自己,来监控自己,让自己有危机感,在DDL之前完成任务,这才能不断地提高工作效率。而不是,让精力驱动。我们不应该培养让工作去适应我们的想法,而是应该培养我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完成工作的能力。
做好时间规划,todo'list,还可以在记录我们的行为,根据线索去按图索骥,反思我们当时的行为,我们当时的决策与思考的过程。
我想,最好的办法是将时间管理与精力管理结合起来。我们精力最好的时候,去做那些最重要的事情。精力下降时,我们也应该要强迫自己去完成那些还没有完成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