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影/文
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意思大抵是:《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想纯正,没有邪念。
《诗经》所表露的情感都是直接奔放的,思想都是赤诚的,创作的动机也都非常单纯,想到什么便说什么。这种天然的情感,在安意如笔下更是剖析得彻底,敞敞亮亮地摆在我们面前,让我们从《诗经》中窥见两千年前人们的生活片段和爱恨情仇。
作者安意如在《思无邪》书中的题目是个亮点:每一首精心解读的诗,作者都在其名头前冠了一个“别名”。比如那首朗朗上口的《关雎》,作者便借了歌名戏称——“对面的女孩看过来”解读,太贴切了。再比如剖析《木瓜》一诗,作者提笔写到:“历史文献为证,男女送礼不必平等。”首先,这题目解读机敏诙谐,就让人拍手称赞。
书中,作者带着自己的独特视角,让我们看到古时人们的情感展现。
作者这样解说《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句诗对我们而言是耳熟能详的,它描绘了在远古时期一场美丽的邂逅。那是一湾明澈的湖水,雾气弥漫在悄然而至的晨色里,一位女子立于湖畔,欣赏着周围摇曳的芦苇,她的背影清冷瘦削,宛若戴望舒描绘的那位忧郁徘徊的姑娘。姑娘的倩影落入了君子的眼眸,于是君子每日清晨来此守候。那时候,日色很慢,车马邮件都慢,爱是想要触碰却收回的手。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室宜家”。《桃夭》出自《诗经·国风·周南》,是一首送嫁新娘诗。那一天,凤冠霞帔,十里红妆,女子嫁衣似火染红了天边的云霞,她从轿帘外望去,眼见桃花开的纷繁,如同这份正当盛时的爱情。而那位相知相许的少年,此刻正远远地笑着,向她策马而来。想必此生难忘了吧,未来所谓“宜室宜家”的付出,都是为了那年夏天这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夭》中这动人的描写,清澈如明镜,让作者想起了一位绝代佳人——息妫。她被世人称之为桃花夫人,因为她长得犹如桃花般娇艳欲滴,静婉美约,容貌绝伦,可她的命运却不堪回首,她的艳美而亡三国,她的薄命如花,她的倾国容貌,都使后人无法忘记。可是,桃花夫人又何止息妫一个,红颜薄命的佳人数不胜数。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氓》相较于大部分伤春悲秋的伤感诗,这首诗的女主人公可谓决绝。虽然很怀念过往甜蜜的时光,但既然你已背弃承诺,那我也将不再留恋。只有内心真正强大的人,才能无谓得失,不论境遇如何也能泰然处之。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坐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再看看,诗经里的《绿衣》,很短的一首诗,但却情意深长,沸腾的悼亡之音在诗中蔓延。
当然,书中还有其他情感,不再一一列举。《诗经》一共有305篇,80后作者安意如在《思无邪》中选择了40余篇进行解读,以“国风”为主,纵横深入地还原了诗经本来的面目。
《诗经》如彼岸花,即使现在无法摘取,可是她一直存活于人们心中。在漫长的岁月中,被我们无声遗落在另一个时代,当我们返身去找时,她已经没入河流之中,时隐时现。现在,我们渐渐习惯唱道:“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而不是“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作者安意如用诗的清雅去寻找,用经的深邃去看待,让我们明白,我们唱过的歌谣,其实是《诗经》无邪的记忆。
整本书中,作者的言语大胆泼辣,没什么隐晦,她描绘那时,对比当代,山川万古作伴,一晌春秋而过。那时生逢乱世,一字一句,皆是无奈,皆是惜别,动乱之下,人类文明的初期天真无邪才尤为珍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