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刚还完花呗,两千四百多,不由得想起网上的段子来。
花钱的时候:刷刷刷,买买买,姐有的是钱。
还钱的时候:我天,我怎么用了这么多?是不是算错了?我买了啥?我有这么多钱吗?
稍稍往下翻了翻旧账,大额支出有一笔725元的租房中介费,还有一次去商场买衣服,花了458元,没错,就是我那条宝贝旗袍裙子,从买到现在,只在当天穿过一次,现在挂衣柜里呢!
最不可思议的是“餐饮美食”这一项,花掉快600元。
仔细看看,原来是有天晚上出去吃饭,既有炒菜又有烧烤的大排档里,一顿花了150元。
点了几次外卖,看着像是很少,一次只需十几二十几元,但聚沙成塔,时间久了,也花掉不少。
另外就是买贵点的鱼、肉。偶尔去买鲈鱼,这属于海鲜,一条一斤左右的得二十多元,同样的一条鳊鱼大概只用10元左右。
因“不可抗力”因素花掉的钱就更多了,今天儿子去超市买根冰棍,明天去买包辣条,后天去买包饼干,再去买点玩具……各种各样的支出防不胜防。
孩子对钱的认识就是“妈妈手机里有花不完的钱”,现阶段也根本体会不到赚钱的艰辛。平常让他拿现金结账,大额钞票变成小额,他多少有点心疼,最后比较一番后,有些东西他会放弃。
在网上看到有很多博主分享存钱的小妙招:别放银行卡里,直接去银行换成存折本,并且存定期。还有人专门攒金豆,每月买一颗,1g,存进专属的小瓶瓶里,仪式感满满。现在金价好贵,四百多一克呢!
我一看利率有点低哦,一年定期才1.5%,两年:2.1%,哈哈哈,瞬间放弃,市面上不少货币基金利率显然比这更高。
最后他们存不存得的到钱就不清楚咯,也许只是博人眼球,赚点广告费也难说。
我经常在想哈,网上这些人天天沉迷“利用信息差做副业”/“利用自媒体创业”/“实现睡后收入”,是不是出发点就是吸引那些不想付出劳动,不想流汗的懒汉们呢?
要知道,稍微大点的城市,随便找个酒店饭馆兼职端盘子,不说多的,一个小时15元钱还是能赚到的,一天做3小时,一周也有几百元呢!
为什么大家都迷恋“通过手机或电脑就能轻松赚钱”的方式呢?是社会上文化人太多了,个个弱不禁风,吃不了一点苦头吗?
许是懒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