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并非总是义务的继续。——塞缪尔·约翰逊《詹姆斯·汤姆森》
本章开始之前,有两个问题挺有意思,也放在这里:
1、请回想你最好的两个朋友。为什么他们和你如此亲近?
程度问题,彼此的信任程度,依赖程度,忠诚度都会有影响。身边有“不管怎样都为你守候”的朋友,同样,我也是这么对待我的朋友,这非常幸运,我很感激我们的缘分。友谊是无价之宝。
2、为什么你把他们当成朋友?你是否可能只是喜欢他们,而非爱上他们?
![](https://img.haomeiwen.com/i28005578/84d86f76c28244c2.png)
1、曾经被朋友背叛的人常常很难恢复对朋友的信任和对人际关系的满意。
因人而异,但的确很难恢复对这位朋友的信任(目前处在交换关系当中),但身边还有其他朋友的支持,以及自己仍愿意真诚对待其他人(可能跟本身的依恋类型有关吧)。
2、最好的援助有时或许是无形的支持,悄然施行而不为受援者所察觉。
之前有过几次这样的体验,感觉很奇妙,而且一旦察觉到后会比直接受惠更感动,心理负担会更小。(委婉美)
![](https://img.haomeiwen.com/i28005578/e3d594f02f378a77.png)
3、如果夫妻双方没有共同的朋友,这样的婚姻通常很艰难。(触及知识盲区,是因为二元退缩所以伴侣相处的时间增加以及重心转移到家庭上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28005578/bc62aad2c024a9ae.png)
4、社会情绪选择理论(socioemotional selectivity theory)认为,友谊随年龄的这种变化是因为老年人有着与年轻人不同的人际目标。
年轻人会追求各种类型的社交伙伴和更大的社交网络因为自己的未来目标或者是获取信息的目的,但老年人的未来相对有限,所以更多的是指向现在,注重自己的情感需要和社会支持,所以社交更注重友谊的质量而非数量。
5、男人和女人能成为密友吗?
通常是可以的,我也有几位很尊重的异性前辈,经常交流一些学术或者观点。两性成为朋友的原因同样包括应答性、信任和社会支持,且个人观察,男性在面对女性时,似乎更开放和具有表达能力。
但也有相应的障碍,比如继续保持纯洁的异性友谊呢?还是转变为爱情?(我的朋友被好几位异性朋友相继告白,这个情况似乎很常见?但这会有失去有价值的人际关系的风险)
6、自我构念(interdependent self-construal),指人们在多大程度上把自己看成是与他人相互依赖(而非各自独立)的人。
相互依赖较独立的人相比,更好地理解别人的观点和价值观,为了建立、提升和他人的和谐亲密的人际关系(有文化差异的因素)。
![](https://img.haomeiwen.com/i28005578/eec96af617c8a7c0.png)
7、羞怯所表现出的懦弱、寡言和犹豫的行为特征看来好像冷漠无情、不太友好。
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别人是很难判断自己到底是羞怯还是冷漠,但两者看起来都会给人冷漠疏远的感觉,这让人很难谅解和产生同理心,从而又继续强化自身的羞怯。(而且结交新朋友的过程也会缓慢很多很多)
8、心理学家罗伯特·韦斯提出人们会受两种孤独的困扰:社会隔离,指不满于缺少朋友和熟人的社交网络而引起孤独;情感隔离,指缺乏深厚的人际关系而引起孤独。
前段时间突然有这种感觉,也做了记录,但还没完善,个人感觉应该不止这两种类型。而且身边有一位前辈简直就是孤独的活生生的样本,哎。
![](https://img.haomeiwen.com/i28005578/0d8c3f84ed12d52d.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