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刚上班的时候,领导让我负责文件汇编工作,就是分类汇总单位全年下发的文件,并编辑成册。领导交代工作时嘱咐我,要好好看看文件内容。
那时候,心浮气躁,根本看不进去。
浮躁是一种病,会闭塞视听,造成思想上的封闭。
属实,封闭多年后,发现自己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都没多大长进。于是,我成为了工作多年仍不会工作的人。
去年,开始读毛选。毛主席说要放下小资思想,拿起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对自己对世界进行坚决的斗争。
毛选中的理论从根本上改变了我的思想。那一刻,我的脚才着了地,才知道走路的感觉真好。
我决心,做好自己的事情,站好自己的岗。积极主动工作,在主动中寻找从“盲目”走向“自觉”的途径。
疫情期间,终于把七年前欠下的功课补上了。我将07年至今下发的管理文件全部分类整理,学习技术知识,了解机电管理方法的进化史。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要继续学习上级、同级单位涉及管理装备培训的文件,借鉴他人开展工作的思路与方法,处理事情的态度及措辞。

2
互联网上很多自媒体迎合大众焦虑的心理,常常劝读者喝下他们勾兑好的鸡汤。
读者们喝了不少,精神并没有好起来,反而在原本焦虑的状态下又产生了错觉。于是发出“听过那么多道理,为什么还是过不好这一生”的抱怨。
许多人真的认为听几套貌似高深的理论,就可以独步天下了。
殊不知,知是一回事情,做又是另一回事情。脱离实践的理论永远只是空洞的教条。
毛主席说,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理论的力量不在论理,关键在指导实践。
如果找到了排解焦虑的理论,一定要付诸实践。
而付诸实践是要花费气力的,要克服困难的,要和自己作斗争的。唾手可得的事情从不存在。
所以,多一些脚踏实地,少一些急功近利。

3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而一个人要想更好地活过这一生,也同样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有没有这样的理论呢?
在世纪之交的1999年,BBC在全球范围举行千年思想家的评选,马克思高居榜首。可见,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类迄今最具影响力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
马克思曾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而马克思的思想理论源于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

我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在工作和生活的实践中,更有定力、更有自信地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行。
以上,既是期许,也是告诫,又是勉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