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丹,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因上《百家讲坛》节目讲解《论语》等传统文化课程,而在社会上火极一时。
其实对于丹国学一直是褒贬都在的,褒奖她的人认为她把国学讲的大众都听懂了,讲进了人民的生活之中,批评她的人认为她讲的就是拿着国学的幌子在讲心灵鸡汤,是对中华文化自身脉络发展的无视和扭曲。
但后来喜欢她的观众也走向了反面,很多人发现了鸡汤里的材料既不营养也不健康,而且还有毒。如孔夫子说过一句话: 民无信不立,于丹解释说,孔夫子的意思是小民们一定要有信仰,只要有信仰,小民们饿死也不会造反。是对论语思想的严重歪曲。
其次,很多读者发现,她和市场走的是那么近,老梁曾经说过:之所以于丹会走红,是因为市场的需求。试问,迎合市场、配合媒体而产出的文化成果能对一个民族的精神有帮助吗?所以说中国文化所面临的最大祸患不是来自外来文化的侵蚀,而是来自于那些打着振兴传统文化旗号的无知者,后者是最为可怕的。
最后,最冲突的一场交锋是在2012年,北大百年大讲堂昆曲演出结束,主持人请于丹上台跟大家分享感受,还没上台,台下呛声四起,‘滚下去’、‘快滚,你根本没资格跟台上的先生门站在一起’。于丹很尴尬的税了一句‘一切尽在不言中’,站致后面,下面依旧高呼‘滚下去’!” 还有于丹在数位高龄艺术家面前很不合时宜地穿着超短、黑丝、恨天高就上来了,实在不太尊重且有碍观瞻。
关于于丹处境的变化,你觉得还有哪些原因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