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电视剧,是因为它们大部分剧情拖沓,不如电影利落。剧情长要耗费很多时间,电影则不然,一个多小时完事。电视剧看得上了瘾总是牵着心,不喜欢这感觉,所以不看。
但最近开始看网剧《法医秦明》。对于我这样一个不看电视剧的人来说,要忍受网剧的更新速度是相当困难的,但我会坚持看完。
看这剧是因为平时听多了恐怖悬疑刑侦推理的有声书。当然也听了一些有关法医的书。秦明先生的《尸语者》,我老早就听了。那部书不算恐怖,也不悬疑,相反法医知识不少,印象不算深刻。当时认为作者行文没什么特点,也没什么悬念,更没有什么意思。现在再看这部小说我依然要给出以上评价。
网剧版《法医秦明》改编自《第十一根手指》,没看过这部小说,所以不便评论。但这部电视剧还是值得一看的。
法医是个很神秘职业,因为常和尸体打交道多少还存在些禁忌。有句话讲越禁忌越好奇,这部剧当然可以满足大众对陌生职业的好奇心。
这部剧还有一个特点:带有恐怖因素。比如血腥、诡异,这两点足可以满足观者的重口味要求。其实我一直奇怪,场面这么血腥,这剧怎么过的广电局的审核。
我国电视剧电影审查是相当严格的。暴力血腥的不播,情节涉密的不播。《法医秦明》中有很多血腥场面,让人大呼受不了,为什么不禁播?
先讲讲《余罪》这剧。我只是听了观者的述说,所以可能说的有偏差。剧情设计傅老大被捉,团伙被打掉,余小二所代表的正义获胜,不管过程中怎么虐但结尾是光明。据以上规则,在《法医秦明》不管编剧怎么改,都不会出现“南大碎尸案”“红衣男孩案”等未侦破的悬案,它所呈现的案件都得被侦破。剧情中呈现那些犯罪分子的血腥杀戮,对塑造我公安系统的光明高大的形象更为有利,这就解释了为何场面血腥依然过审。
其实剧中的血腥恶心是法医的家常便饭,据秦明自己讲,案发现场还有不能忍受的尸臭味儿,有的案发现场还会充满大量蝇蛆,法医根本无从下脚。这样的场面法医是要随时面对的,可想心理上的挑战多大。
法医常常见到人性中最邪恶的一面,身处于光明的背面,并与这黑暗直面相对。时间长了,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秦法医自己也说过,身上的责任太重,破获一个案件要万分专注,心理压力也很大。
但他们深切地懂得生的可贵,人性的美丑,于是他们给予死者最大的尊重,让死者用自己的身体,向世间发出最后的声音。法医是媒介。
秦明先生说,他写书的目的是让大家了解法医的职业,了解一些基本常识。即使他的书大卖,网剧接连发布,他会一直担任尸语者,维护死者最后的尊严。
对于一个有英雄梦的人来说,他宁愿走进黑暗,宁愿在黑暗中发现光明,撕开暗的外衣给光明一个可以扩大的裂口。
医者仁心,虽说法医不能治病救人,但他们能替死者发声,替他们洗刷冤屈。他们由黑暗中带来光明,他们值得被关注尊重。
看恐怖片,一方面当然是追求观感刺激,另一方面是好奇。受了这么多年唯物主义教育,但对鬼怪之说也不是全然不信,所以总想在影视剧中寻求答案。当然是觅不到答案的。还有一层是可以集中见到人性中的恶,看到因贪婪、嫉妒、恶意带来的惨景,激发人性的善,时刻告诫自己保持一颗柔软慈悲的心,能够向光明而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