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写了一篇文章:《提高认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我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思维认知的差距。这种能力不是由年龄决定,也不是由学历而决定,更多时候是由日常的学习能力以及见识所决定。
思维认知可以用高度来形容,就像不同思维认知的人是站在不同的山峰,看到的风景自然不一样。
常与朋友说某某是靠什么发财的,那几年做什么真是赚钱,要是那几年自己也做什么什么就好了等等。以前我也是在这样不断与别人一起唏嘘,然后惋惜那些发财的机会为什么总是与自己擦身而过。
但是,昨天中午一同事又说起这个话题,说我们老板是靠什么起家的,要是早多少年我们也进入这个行业,那现在也怎么样之类的。我没有多说什么,因为我知道早几年我们根本就没有这样的认知,这是因为年龄、阅历、出身、机遇等一系列因素决定的。不过,也有同步人因为认知超前而做出正确选择的。
如今,我更多会想,现在有什么事是未来三年、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里,当你回想当初,你会欣慰地回答:那时候我做的选择是对的。**这也就是由终而始的思维习惯吧。**
比如说,你不想因为某一天身体太弱而被别人欺负,那你现在是不是应该通过持续的锻炼来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呢?
比如说,你不想当有一天有一个机会给你而你却因为准备不足而后悔不已吧?
比如说,想象一下,当你去了另外一个地方,却因为不懂得怎样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窘境......
查理·芒格说:
想得到一样东西,最可靠的方法是让自己配得上它。
想让自己未来不再迷茫,最好的方法是想象自己是未来的自己,你现在应该做什么?
想知道马拉松是什么滋味,光靠有想法是不行的,而是想如果要达成那样的目标,现在、此时、当下的你应该做什么?
想让自己的表达更自由、更有影响力,那你现在应该做什么?
......
站在未来自己的认知高度,来看待当下的自己,你会发现一定会有一条原本通往那个方向的路径。只不过当下的你,不愿意或者懒于去接受与行动罢了,于是,那个本来就存在的路径与方法,就这样被你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好像那道理不存在似的。
一切知识与技能的习得最终目的是用起来,所以从当下就用起来,那就是最好的学习方法。而判定效果最直接的标准就是你是否能够毫无障碍的达到预想结果,从而超越绝大多数人所展现出来的水平。
这种以终为始的思维习惯,可以在你做选择的时候,过滤掉很多让你犹豫不定、纠结不安、毫无头绪等诸多因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