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首页上看见一篇喷大专中专的文,不想增加对方的热度,于是不评论不表态,回我的简书发表感想。
先说认同作者的部分观点。一是我认同优质大学的资源会更丰富、氛围也会更好,大学四年的确有很大可能因为这些而促使一个人更优秀,更确切的说是让一个本来就有优秀潜能的人激发出这种潜能。二是同意作者说的鄙视链的存在,进入社会或多或少还是会残留着硕士比本科好、本科比大专好的心理,这很正常。
然再过些年就会发现,大学的质量也好,学历的光彩也好,随着时间会淡化,最终还是要看能力,看心性,看阅历。能在优秀的大学里激发潜能的人,如果没有进那些高校,难道不可以在今后的日子里通过其他事物发挥潜能吗?所有经历的事情,只要不是那种刻骨铭心,都只会影响你一时,不会影响一世的。凡事皆变,人亦成长。
作者有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自傲,虽然没有直言,但通篇都仿佛带着一种“你们这些渣渣,你们这些蛀虫”的调调。说着有数据和实例证明大专中专生的浑浑噩噩,也没看作者在文中哪里写明出来。并没有看出作者对大专及中专课程体系有所了解,对方就下结论国内大多数大专中专的教育不行。
大专中专另一个名字叫高职、职高,与职有关,其实它们的课程更多的是实操,而不是综合性大学的学术。职业选择没有高低贵贱,特别是人工智能发展越来越快的当下,反而是实际操作复杂又蕴含艺术的工种,今后的薪资会越来越高,你说有人想做厨师,想做汽修,想做美发,你让他去读个985、211,靠谱吗?
不想再一一举出作者不恰当之处,只提我的观点。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看似不思进取、得过且过,难道是什么原罪嘛?曾看过一个真实故事,中国女生交了个北欧男朋友,人又帅又对她很好,可没两年就分手了。为什么呢?因为中国女生嫌北欧男友“不上进”,他享受着北欧国家的福利,不想升职不想创业不想进修。可难道这就错了吗?只要不违法犯罪,问心无愧,每个人都有权利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啃老族我虽不提倡,但我也不会指责他们,毕竟他们的“老”才是唯一有资格指责的人。父母愿意给孩子花钱,那旁人有什么话好说呢。不认可,但也不指责。过好自己的生活,别太关注他人怎么过。
作者语中,似乎只有经济独立的人才有资格说话。我工作好些年了,和父母经济一直都是分开的,尽量不给父母负担,就这样也不敢称经济独立。很多东西都是隐性的,哪怕这几年经济分开,过去父母给你用的钱就不算数啦?难道房子是你自己全款买、一分都没花爸妈?现在回父母家吃喝拉撒你付钱了嘛?再说直白点,你赚钱,你有钱,一笔砸回去还清父母为你花费的支出,难道就两不相欠啦?
有问题还是得观自身,把矛头指向大专中专,未免可笑。如果觉得自己哪里有问题,如果不满足于自己的“不思进取”,那就行动起来。如果是他人的“不思进取”,又没干涉到你,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尊重原创。转载请简信联系同意后附加简介及出处,谢谢。
![](https://img.haomeiwen.com/i2987369/16e2122eafad8dd7.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