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修行

作者: 做个思行者 | 来源:发表于2019-02-14 21:41 被阅读6次

    活着的每一天都是修行,这句话在今天听樊登解读稻盛和夫的《活法》又听到了。

    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是陈春花在一篇文章里,这句话应该会伴随自己终身。

    人生如修行,稻盛和夫寄以自己最终灵魂的归宿是比出生时更纯洁(原话意思如此),很多人说稻盛和夫年纪大了,观念过时了。我也这样认为过,可能是受到别人影响,《活法》和稻盛和夫被之前一个不喜欢的上司开会经常提到过,因为觉得那人很假,所以就对稻盛和夫和他的《活法》没有兴趣。

    恰好之前看过关于王阳明心法的一本书,龙场顿悟后,王阳明做事都按照自己的良知,其核心理论就是,心既理,自己良知就是答案。

    发现稻盛和夫做事的原则和王阳明有点像,出发点都是为更多的人过得更好,就像进入电话行业和航空公司。王阳明生涯重要贡献是剿匪和平息宁王之乱,都是按照其良知在做事,为了更多百姓少被伤害不怕得罪皇帝,稻盛和夫为了让老百姓话费能大将才选择从事电信行业。

    但王阳明仕途正式开启已经到了39岁,39岁前都在不断寻找真理,不断学习当时最先进的佛家道家,贵州龙场悟道都是试错多年的一次顿悟,可想而知一次人要顿悟真的不容易。

    稻盛和夫所在工作环境开始也是压抑的,突然某天做出了一个新的产品,忍不住兴奋地叫了出来,却被身边同事训斥不稳重。可想而知人的本性和良知都是被压制了。

    逃离环境束缚(遵循良知)都是一种和心灵上的解放,可能就是修行到了更好层面的提现,换句话说就是知识和认知的变现。

    自己什么时候才能有“龙场顿悟”的经历,而且王阳明顿悟之后,也要和自己良知不断沟通,不断和一些欲望作斗争,自己离顿悟很远(可能做不到了),顿悟了也有很多欲望,一样还要和欲望斗争,这肯定要一辈子了。

    每次碰到心理有事,都不喜欢和谁沟通(听说这种情况在男人身上发生最多),记得去年对自己影响很大的是事就是刚换工作那段时间,心理面对家庭和公司的压力都有,感觉没有人可以倾诉,自己面部表情天天都是绷得很紧。对自己身体伤害就是一个月没有一点身体上面的欲望,所以也难免让自己爱人误会,但心里确实很痛苦,负面情绪很多,抱怨的东西和事挺多的,争吵也不少,和谁一聊天就感觉没话说,提防心很强。

    发现必须找到解决办法,已经伤害到身体了,问题越发严重。后来终于从那种心理感觉中逃离出来,解决的方式就是沟通,主动和公司领导沟通,和爱人认真沟通,居然就轻松解决了心中的盘桓已久的焦虑和猜疑。

    可能那也是一种顿悟的经历,但作为男人,可能天生还是不喜欢和别人谈起心事。其实心里也知道改找谁好好沟通,但是就是不想去,可能这就是修行吧。

    人活着就是为了修行,是一辈子的事,但前提确实是要放下很多曾经的东西。

    王阳明顿悟后,放弃了以前的一些主流知识,但还是觉得自己很难很难做到,任重道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活着=修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vny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