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庄子,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叫做鼓盆而歌。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庄子·至乐》)
说的是,庄子的妻子死去了,庄子不以为然,甚至还一边敲着鼓盆唱起歌来,惠子责怪他,他却认为人的生死就像春夏秋冬四季运行的规律一样,不过是从开始回到开始,所以应该尊重这种规律。
于是,这个故事也变成了表达豁达的生死观的代表。庄子一向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不仅对生死很豁达,对于做官也很豁达,比如拒绝楚王的千金拜相。
不得不说,在那么遥远的时代,或许他们就开始思考,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是高官厚禄还是活出自己?于是儒家劝人入世为官,受到各类规范束缚,道家劝人出世禅修,好好活出自我。
我们的庄子就是这逍遥派的代表,今天我们就掰扯掰扯我和庄子的旷世情缘,哎呦,人家说的不是那个啦。

《蝴蝶梦》中的感情白痴
所以,庄子到底在想些啥呢?
看到这个故事的我在想。唔,他一定在想:隔壁老王以后还来不来我家?
不要怪我这样想,这个想法是有依据的。我第一次接触庄子,是从我的爱好——越剧《蝴蝶梦》中说起。
这个庄周梦蝶,是个老少皆知的故事啊。说的是,这庄子有一天梦到了蝴蝶,于是不知道是自己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变成了自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没事不要老做白日梦,不然可能容易得神经病。
不过,我们的庄周可不只会做白日梦,他还有个贤惠的好老婆——田氏。这个蝴蝶梦就是八卦庄周的感情生活的剧目。

这个故事八卦的是:这庄子游学在外,经常看不到自己的老婆。有一次好不容易回家,看到一个小寡妇在扇坟。一打听才知道,这小寡妇的老公要她把坟扇干了,才准嫁人。看到这老公死了都对老婆不放心,这庄周啊,开始怀疑自己的老婆是不是趁自己不在家也偷偷约会隔壁老王啊。
于是,他回家后,就装作身体不好,一命呜呼,临终前,让老婆把自己的尸体先不要下葬,摆在灵堂里,而他自己就偷偷诈尸——变成风流倜傥的楚王孙,勾引自己老婆。

这一勾引不要紧,这一个是青春守寡人,一个是公子世无双,这田氏本决意守寡,可也奈不过这小鲜肉的勾引呀。
于是,庄周就得出结论:你看你看,我就说女人不靠谱吧。
要我说,这庄周也是真蠢,既然自己一生追求的是豁达的人生观,怎么对自己老婆就开启双标了。我负责豁达,你负责对我承担责任?
不得不说,在婚姻中的双标看来是自古有之啊,比如:你负责赚钱养家,我负责貌美如花。我负责作,你负责哄。我负责享受人生,你负责承担责任。亦或者我负责赚钱出轨,你负责装逼貌美。也无怪乎婚姻中,会有各种不平衡。
不过,在这个故事中,田氏的形象倒是更为正面,至少她是一个面对爱情,敢做敢为敢承担后果的女人。
看看人家这思想:
女人心中也有高山
那浓浓绿绿石缝里
自有谧谧清泉长流不息
女人怀里也有大海
那叠叠重重浪花里
自有蓝色之梦梦依稀
女子当有女子神奇
女人也是一方天地
你不闻娥皇女英慧而贤 ?
你不敬女娲补天古传奇 ?
真是让我啧啧称赞。你别以为能试探到老子,老子也不是好惹的。
我开不开心,与你什么相关?
不过《蝴蝶梦》这个故事,只是大家对明星庄周的娱乐八卦啦,要了解真正的庄周,我们还是要从他写的作品中去了解。
比如,这个非常有名的:子非鱼的故事。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鯈(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之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之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说的是,庄子和惠子一座桥梁上交谈,庄子看着水里的鲦鱼跃出说:“鲦鱼悠然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子说:“我不是你,本来就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儿的快乐,也是完全可以断定的。”庄子说:“请回到我们开头的话题。你说:‘你哪里知道鱼的快乐’等等,就是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跃出水面的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濠水桥上知道的。”(我站的位置比鱼高)
要我说,这个故事还有一个后续。
鱼:关你屁事。
不要以别人的眼光看待自己,也不以自己的眼光看待别人,才能真正的不受心灵的拘束,活得轻松自在。
当我们受到外界的评价,而感到压抑和痛苦时,更应该深入思考,自己是否无意识的也会以这样偏颇的观点去看待别人,而忽视了更为本质的东西?
心态好的人,是人生赢家
庄子一生,不求闻达,遁迹江湖。倘若,跟人比金钱,他比不过人家,曾经沦落到米都吃不起的地步。比名望,他又不愿登朝拜相。
可是,唯一能比的,大概是他的心态。
我觉得,心态好的人,你们真的是人生赢家啊。
人生的境遇,时时刻刻在转换。譬如《桃花扇》中最后一折:
俺曾见,金陵玉树莺声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我们渴望一生平顺,可是却不可避免会遭受挫折。我们期待人生圆满,可是除了我们自己的心态,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会100%控制在我们的手中。
面对这样的人生境遇,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苏东坡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越是经历挫折,人生的境遇越会开朗,这些人都胜在了心态。嗯,所以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都藏在你的气质里,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毕竟每次从打击中走过来的你,下一次能承担的挫折会更大,经历的多了,自然云淡风轻。但是,前提是:你要能走出来。
而庄子怎么说人生的心态呢?有一次,他嫁接孔子的口,说了一个故事:
颜渊问仲尼曰:“吾尝济乎觞深之渊,津人操舟若神。吾问焉曰:‘操舟可学邪?’曰:‘可。善游者数能。若乃夫没人,则未尝见舟而便操之也。’吾问焉而不吾告,敢问何谓也?”
仲尼曰:“善游者数能,忘水也;若乃夫没人之未尝见舟而便操之也,彼视渊若陵,视舟若履,犹其车却也。覆却万方陈乎前而不得入其舍,恶往而不暇!以瓦注者巧,以钩注者惮,以黄金注者殙。其巧一也,而有所矜,则重外也。凡外重者内拙。“(《庄子》)
这个故事讲的是:颜渊(或称颜回)问仲尼(孔子)道:“我有一次渡名叫觞深的深潭,船夫操纵船像神一样。我问他,说:‘驾船可以学(会)吗?’(他)说:‘可以。擅长游泳的人反复学习几次就会了,如果是会能潜水的人,那么还没见到船就会驾船了。’我(再追)问为什么(他)却不告诉我了,请问这是为什么呢?”
仲尼说:“擅长游泳的人反复学习几次就会了,是因为(他)忘记了水(不当回事)。如果是会潜水的人那么还没见到船就会驾船,(那是)因为他把深渊当成是座山,把翻船当成是车子倒退。各种翻船倒退摆在他面前而不放在心上,哪有无论怎样他都好整以暇的呢?用瓦片做赌注的一定轻松,用衣带钩(银子打造的)做赌注的会有所忌惮,用金子做赌注的一定神思昏乱。轻松就能专心一志,而有所顾忌,就会分心注意其它的事。凡是分心他顾的人思维必然迟钝。“
“凡外重者,内拙。”这就是庄子的人生态度。意思是:一个过分在乎外在的人,内心必然笨拙。
我想这句话,不仅体现了庄子不滞于外物的人生态度,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真正的人生赢家:是心态好的人。
心态好,不仅仅会体现在我们平时为人处世中,会让自己成为一个平和幸福的人,更多的时候,也可以体现在我们的人际交往中,不给对方过多的压力和负担。
在爱情里,过分在乎对方,会给对方造成压力,更遑论把自己的人生负担在别人的人生之中。在亲情中,父母过分在乎子女,一切以子女的幸福为自己的幸福根本,是把自己的人生捆绑在他人的身上。最好的状态是:我成为最好的我自己,同时,让别人也成为他自己。
庄子在《知北游》中,还这样写道: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我理解的意思大概就是现在姑娘们爱说的:你若盛开,清风徐来。嗯,以后姑娘们也别用什么你若盛开,清风徐来了。直接上这两句,感觉逼格就上去了。
祝大家都能保持乐观开朗的人生心态,正如庄子说的: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人生短暂,知足常乐。
一首逍遥游送给大家,客官,若你不开心,便来小馆歇歇脚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