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全密度装置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及适应市场的能力,因此未来仍将是国内石化企业投建的热点。
我国聚乙烯行业通过近年来不断发展,截至到目前装置年产能已达到1585.3万吨,其中全密度装置产能在610万吨/年,占总产能的38.47%;低压装置产能在502万吨/年,占比在31.67%;高压装置产能在256.5万吨/年,占比在16.18%;线性装置产能在227.3万吨/年,占比在14.3%。由以上统计可以看出,全密度装置是我国石化产能最大的装置。虽然在未来几年仍有久泰能源、中天合创、山西焦煤、大同煤矿集团等装置陆续投产,到2017年末,聚乙烯产能将达到2085.3万吨左右,但新增装置仍多以全密度装置为主。从2015年的数据来看,聚乙烯国产量在1353.88万吨,表观消费量在2313.5万吨,从中可看出国内聚乙烯仍存在900多万吨的缺口不得不依托进口。因此,进口产品凭借其相对较高的性能和成本优势占据了我国聚乙烯市场的重要比例。但是随着国内产能的扩大和十三五期间烯烃原料的多元化,我国聚乙烯的自给率将大幅提高,对外依存度将逐渐降低。

从生产工艺方面看,我国的全密度装置基本是引进的上世纪90年代初期之前的工艺,主要为美国UCC公司的气相法与英国BP气相法工艺。其技术工艺相对较为落后,不过经过近年来的不断改进,已经显著提高。不过目前依旧存在较多问题,主要表现在:通用料多,专用料少;中低端产品多,高端产品少;利润低、低附加值产品多,利润高、高附加值产品少;多数生产企业的建设重点仍以扩大规模为主,产品依旧较为单一。不过随着石化生产技术日益改善及研发能力的不断提高,国内生产企业已经开始专注专用料、高附加值的产品的生产,且成果较为显著。

从产能上看,据我的塑料网统计,2016年,我国聚乙烯总产能已经达到1585.3万吨,其中全密度装置总产能达610万吨,占全国总产能38.7%左右。由于全密度装置可以通过改变进料组成和工艺参数来生产低压和线性产品,因此具有相当大的灵活性及市场应变能力,国内石化生产企业均对全密度装置青睐有加,近年来我国新投产的装置多数为全密度装置,预计未来LDPE产能比例将进一步被压缩。全密度装置主要用来生产低压和线性,随着全密度装置产能占比的提高,势必会增加LLDPE及HDPE的占比,低压、线性、高压的传统“433”比例在2009年被打破。目前聚乙烯低压、线性、高压品种的产能比例维持在“442”。
从产品特性方面来看,LDPE具有较低的结晶度和软化点,有良好的柔软性、延伸性、透明性、耐寒性和加工性;其化学稳定性较好,可耐酸、碱和盐类水溶液;有良好的电绝缘性和透气性;吸水性低等特点。虽然HDPE也具有优良的耐大多数生活和工业用化学品的特性,但不足之处是其耐老化性能和环境应力开裂性不如LDPE。而LDPE较LLDPE相比,具有更好的横向拉力及透光性等优点,因此,LDPE未来仍将占据聚乙烯市场的一席之地。而且随着国内LDPE新增产能的减少,在需求短缺的时段,其价格炒作的空间将继续扩大,预计未来LDPE仍将是PE行情波动中最大的品种之一。
由于全密度装置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及适应市场的能力,因此未来仍将是国内石化企业投建的热点。据我的塑料网统计,截止目前,聚乙烯全密度装置产能已经达到610万吨,占聚乙烯总产能的39%左右,国内全密度装置产能占比正在进一步提高。随着国内生产技术及研发能力的不断提高,全球的市场竞争力会不断提升,未来我国聚乙烯产品结构也将更加合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