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与各位家长论今时立志之复杂性

与各位家长论今时立志之复杂性

作者: 已注销1 | 来源:发表于2018-09-16 15:07 被阅读113次

我在微信读书读《曾国藩传》,从同阅者的诸多评论看,这部书似乎更多是被当作一本成功学励志读物、而不是历史书来看,想来也是有趣。无疑地,曾国藩是古今成功之集大成者,无论打仗、做官、做人、理学、文学、克己,都是人中典范,而他之成功,是基于他湖南骡子的坚韧性格、行事之持之以恒、立志之高远。他说:“人苟能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又云:“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他一贯强调“以立志为本”,他常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因而自小“困知勉行,立志自拔于流俗”。坚忍立志、宁折不弯、一往直前,这正是曾国藩“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事业的根基所在。

就其持之以恒而言,梁启超的评价比较到位:“曾正自其少年有吸烟及晏起之病,后发心戒之。初常倔强,不能自克,而正视之如大敌。必拔其根株而后已焉。彼其后此能歼十余年盘踞金陵之巨憝,正与其能歼十数年盘踞血气之积习同一精神也。……曾正在军,每日必填日记数条,读书数页,围棋一局……自流俗人观之,岂不以区区小节,无关大礼乎?而不知制之有节,行之有恒,实为人生品格第一大事,善觇人者,每于此觇道力焉。”

简单来说,曾国藩能为自己设定目标,而为了目标,他可以持之以恒,几十年如一日。

作为曾国藩的崇拜者,我当然无比钦佩,但若深思其中,又发现,我们今天的人,立志的复杂度比古时候差得多,而持之以恒也就未必是一个好习惯。

怎么说呢?古代漫长的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发展缓慢。所以,爷爷的志向往往也就是孙子的志向,乃至百世不易。考科举,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效命王事。当然你也可以有其他志向,比如行医,治病救人。或者一心务农,给家里置些田产,给子孙留点儿财富。但总得来说,选择非常有限,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社会停滞不前,缺乏变化,所以,你立志时候的环境、资源、条件,跟你事竟成时候的环境、资源、条件差不多,这就保证了你立志的有效性:我设立了目标,我照着这个方向每天坚持如何做,我就比较有可能达到目的,而且这个目标不管在现在还是未来几十年后,都是一个不错的目标,不错的选择。

21世纪的现在是这样吗?不是!如今社会的情况是复杂多元、日新月异。所以,第一、人生的选择太多。过去的科举是什么?说不好听的,就是一个学校、一个专业,简单。你现在多少个不同专业,国内外多少学校?此外,读书是唯一的选择吗?读好学校是唯一的选择吗?不是啊。社会提供了太多的机会,有太多的线条、因素,以致谁也不敢说,我孩子考上个好学校,有个好专业,他就肯定比你孩子混的好。谁也不敢说海归一定胜土鳖,或者土鳖一定胜海归。第二、事情的变化太快。今年看好的专业,没两年可能就不吃香了,反之亦然。我上北邮,那会儿无线系毕业就是去微波站,谁乐意?都是学习不好的。赶上人毕业,上移动通信了,都不少挣。更甭说股市、房市了。所以即使你选定了这条路,没走多远可能会发现情况变化了,你不再认为它是适合你的最好的路了。第三、放弃比坚持可能更值钱。如果一个社会时不常地需要你去调整,这个调整能力就是最宝贵的了。所谓调整,就是放弃这个拿起那个。这跟农业社会可以一条路走到黑、坚持就是胜利还不一样。弄不好你的持之以恒就成了执迷不悟、不见棺材不掉泪了。成不成另说,大好年华会不会浪费?所以在我们这个社会,所谓立志跟坚持,不能跟曾国藩时代一个路数去走了。

那么,21世纪的孩子怎么着是最好呢?我的想法儿是这样:

第一、作通才。其实西方教育的本科就是培养通才的。比如头两年都不细分专业。听说国内也开始这么试点了。做通才就是知识面宽一点儿,接受不同知识和技能能力强一点儿。这是指自身学问资质。

第二、眼界宽、思路开放。面对纷繁世界,无穷世界,能有一个广阔的视角,一个清晰的思辨,一个开放的思路。这是指观念的兼容并蓄。

第三、培养适应能力和转换的弹性。心态上能接受新东西,能很快上手,能自如调整方向。这是指调整的灵活性。

第四、在选择的时候重视兴趣爱好。这是因为人生所谓“对错”,最终还是落实到是否开心高兴。对这一代华人孩子来说,经济已经不是个大问题。即便他的选择没给他带来咱们家长看中的高收入、社会地位什么的,只要是他喜欢做的事儿,只要他上班高高兴兴,人生就没白活。这是指对自身选择的主观喜好。

第五、“持之以恒”仍然是一个重要品质。最好的情况是,订立一个目标后,人能持之以恒的每天去努力;而在目标适当地改变后,人能按照改变之后的目标再去做相应的努力。易言之,培养某一种“终生的习惯”可能不那么重要了,但培养“建立习惯的习惯”很重要!咱们这代人,就我的观察,很不容易做到随时建立和改变习惯,90%的人不行,所以鲜有进步。我们总是听到人们痛心疾首捶胸顿足地下着决心,无论是在事业、性格、减肥还是学英语方面,90%的结局仍然是依然故我。我们完全成了习惯的奴隶。

以上五条,容易不容易让我们的孩子做到呢?做通才方面,灌输不同方面的知识,见世面,我觉得在美国,通过家长的引导,借助现有教育系统是可以达到的,乃至我觉得印度那边儿过来的人都也还可以。但是中国家长那种自古华山一条路的攀比心态,一直以来就是阻碍孩子知识面的增长、把孩子的精力限制在高考科目上的。而文理分科制度也是大弊端。这个在国内可能是个困难。

眼界宽、思路开放,我觉得需要大城市的背景。北上广深。所谓背景指的是”中小学三分之二以上年华“,因为人成年以后定型了,不好改了。那时候见世面就晚了。这方面,美国行不行,加州行不行?我觉得在左派控制了教育体系的情形下,自由的思考和说话、思想的开放和多元,恐怕已经越来越难。如果你说,国内管制严,我就这么比较吧,加州的情况就好比是文革,而国内则好比是民国。文革是你都不敢说错一句话,说了就飞来横祸;而民国则是,上头说上头的,我说我的,互相对付对付完了,我说,别人也说,法不责众。从这个角度说,国内大城市洗脑程度恐怕还不如左派控制的加州、左派猖獗的美国!

至于适应和调整能力,我觉得跟人的天性也有关系。有人天生就是不会调整自己的,哪怕不改的结果是死路一条。跟智商情商也有关。一般情智双高的人适应能力和调整的灵活性强。后天可以通过下头提到的“短期习惯”来训练。

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和职业,这个要看家庭条件。家贫,家长指着孩子挣钱(要么是因为自己需要孩子供养,要么是自己穷怕了,对贫穷有某种偏执恐惧症),就比较倾向他选择一个效益好的出路,而放弃基于兴趣爱好的选择。这个现在一般华人中产都不至于,但我们这代人有出身特别贫寒、祖祖辈辈吃不饱的,他们会有偏执心理,会逼孩子,“你没尝过饥饿的滋味”,咱一般人觉得他SB,其实不过是经历不同,这也恰恰说明了人因为经历而变得食古不化是多么不可取。

最后这个,一旦选择了就建立坚持的习惯,跟第三条一样,也跟天赋有关。第三条是调整能力,第五条是坚持能力。这二者密切相关。有人乐于改变,随时调整,但是无力坚持。有人可以坚持做,但是不喜欢改变,老顽固。这个可以后天培养一点儿,比如让孩子建立”短期习惯“。这一个月、三个月,每天要干一件什么事儿。期满之后再计划,这三个月我每天要干什么。“长期习惯”会影响适应和改变能力,而凡事无恒心毅力也是不行,所以可以练习“短期习惯”,让自己有灵活性的同时又保持专注。

相关文章

  • 与各位家长论今时立志之复杂性

    我在微信读书读《曾国藩传》,从同阅者的诸多评论看,这部书似乎更多是被当作一本成功学励志读物、而不是历史书来看,想来...

  • 精进

    孔子十五立志于学,吾立志于今时今刻!

  • 与各位家长各位师者共勉!

    开学前,老师、家长请严肃地告诉孩子:努力学习才有收获,全世界都一样! 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使命。在学...

  • 给孩子开家长会的演讲犒

    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各同学, 你们好! 非常感谢校方召开这次家长会.使我们各位家长有了一个相聚和沟通的机会。今...

  • 第二十二周 贺之铃妈妈交流提纲

    杨老师好,各位家长朋友们好,20班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贺之铃的妈妈,家长论坛要求,主题围绕书香家庭建设,论其重...

  • 今之弘道论

    遥想春秋,世衰道微,礼崩乐坏,惟我夫子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周游列国,欲彰明先王之道,知其不可而为之。虽一路栖栖遑遑...

  • 各位家长:

    感谢信任❤️。和我们一起开启每天练笔的活动。也许坚持的过程是最难熬的,但是一旦坚持下来,孩子一定会突破写作的...

  • 第1219期【教育随笔】

    41班家长会发言稿 文/韩月娥 各位家长,大家好! 今...

  • 年初立志,今如何?

    已经有好几年没有追电视剧了,但最近一部《延禧攻略》让我欲罢不能。全剧将近一百集,断断续续看了二十几集,发现太耗时了...

  • 作业情况

    今早部分家长未上传孩子早读图片~请各位家长认真阅读上面放假时我提出的要求! 早上5:30发学生早读图片。 晚上9:...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与各位家长论今时立志之复杂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vzxnftx.html